戲曲中心茶館劇團推出90分鐘全新節目,《開心穿粵》宣傳賣點放在全港首個由人工智能操作的機械人,參與傳統文化與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0月15日
主辦單位叫做「教育及拓展組」,目的推廣戲曲文化,怎能不叫人想起「高台教化」說教姿態?
活動名稱叫做「戲曲跨代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0月01日
精靈活潑可愛,未受複雜俗世污染,一場浩劫改變了他們命運,最後火鳳凰重生,蒼生得救。《火鳳凰》是一齣魔幻風格的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9月17日
「就係要出醜!」片長30分鐘,這句話出現了3次,是主角李玉唯一自主「有得揀」的決定。
「你走走走!」戲裏蓋劍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9月03日
女官獲君王武則天重用,糾察江南,最後敵不過權臣迫害,受酷刑致死。她名叫謝瑤環。
女御史謝瑤環是早年各地劇種流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8月20日
身上某個部位血脈不順暢,全身都會覺得不舒服。引申到舞台演出,戲曲諺訣說:舞台上每個角色任務不同,直接間接關聯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8月06日
堂堂狀元,淪落到打更,真「前世」!劇中李狀元這樣想着,愈想愈不服氣,於是找到個讓自己好過些的方法,來個「落筆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7月23日
優良美善,是為賢。粵劇《七賢眷》宣揚孝與義的道德規範。
古代一般平民沒上學機會,這戲文猶如民間課本,彰顯兄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7月09日
台上忠義的陳琳和寇珠,一片丹心正氣,放下個人死生,合力完成護主使命,這是傳說中狸貓換太子故事。
《狸貓換太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6月24日
粵劇《再世紅梅記》演出過無數次,老觀眾也看過不計其數,這一回演出,有啥不同?
仍然是梅開再世故事,「輝.鳴藝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6月10日
閉館4個月了,劇場重開後,我現場看的第一齣戲,感覺有點唏噓。
3天不練手頭生,3天不念口頭生。梨園訣諺強調久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5月27日
「臣必報君恩,子當承父業。」報答君王厚恩,繼承父親產業,屬於天經地義的事,酒筵上賓客同聲讚賞賀壽對聯寫得好。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5月13日
哭一場,笑一場,啼笑皆非實相,不過是想像力豐富的演義小說、雜劇戲曲裏,政軍人物兵不厭詐的劇本。
天馬菁莪粵劇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4月29日
看戲曲,觀眾視野往往集中在演員戲面、身段、舞武的姿態,但揚鳴粵劇團創作劇《子期與伯牙》,特別引人注目的卻是先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4月15日
今天看〈過關〉情節,仍然驚訝當年粵劇的大膽作風。
兩國交兵,村女企圖越境,守將懷疑其中有詐,村女為釋對方疑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4月01日
戰火漫天,生靈塗炭,今天觀世界,對於「兩國相爭天下苦」這句對白,特別令人感慨。
高昌國與安西國交戰,高昌江六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3月18日
粵劇《林沖》取材自小說《水滸傳》,是一齣思考性、藝術性都很強的傳統劇目。
宋朝東京(今開封)80萬禁軍教頭林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3月04日
每年春節愛遊花市,今年城中取消了花市,新正年頭,就寫個劇場關閉前上演,傳統春遊「花田會」喜劇,讓大家輕鬆一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2月18日
虎年開筆,祝願香港新年新氣象,年輕人宏圖續展,虎虎生威志向高。
回顧去年,市道未恢復,環境未明朗,竟然出現兩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2月04日
十、九、八……三、二、一!新年快樂!嘭嘭嘭,全場紙花飛揚。
跨年倒數,演員大合唱:齊齊共你笑,多高興,拋開心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