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不一定好看,但老戲如能留存歷久不衰,必有其藝術精采長青的獨特價值。
本年度中國戲曲節,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9月24日
大字標題「以戰爭開始,以愛結束」,是粵劇《木蘭傳說》良好願望。舞台演出的「真相」卻是,第一幕以訂定和約作開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9月10日
兩虎鬥智鬥力,是《孫臏與龐涓》故事吸引的地方,是心機互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攻防戰。
戰國時代,謀略家鬼谷子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8月27日
創新粵劇《生死判》貫串不同年代3個歷史、小說人物:秦末楚霸王爭取投胎做皇帝,唐明皇寧願第二世做女人,《水滸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8月13日
上海崑劇團來港演出《臨川四夢》,是明代湯顯祖4個戲本。《紫釵記》是第一夢,亦是香港觀眾熟悉且喜愛的李益、霍小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7月30日
《周瑜》、《武松》粵劇劇目以劇中主人公命名,由新晋演員擔綱。莫華敏演周瑜,符樹旺是武松。
兩演員啟蒙根基皆來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7月16日
「狀告當今父母官,妄斷香羅案。」是孩童為母呼冤的狀詞。這家庭冤案的形成,與我們今天社會好像毫不對頭,細味之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7月03日
群戲,難演得好。勤王、送別、水戰、殉難,每場每位演員都不是過場客,事事要有大局意識,把個人融入集體,才能發揮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6月18日
有位粵劇大老倌曾說:「唔通成隻馬搬上舞台咩。」哈,正是。英國國家劇院《戰馬》(War Horse)就把跟真馬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6月04日
名為「粵劇《西遊記》.沙僧」,嚴格來說,稱之為粵劇有點勉強。但不重要,今個世代的青年,以不同專業背景新思維共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5月22日
《夢裡西施》劇情:爭取印度獨立的甘地,夢見中國古代協助越王復國的西施,問:「你死去已經二千餘年,何故我能見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5月09日
早前寫戲曲中心有個茶館劇場,行政實務與場地運作模式《靜靜地「革命」》,這篇談談「演」方面。
「茶館新星劇團」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4月24日
一齣俗稱「三小戲」的《拾玉鐲》,即指由小旦、小生、小丑(亦可由彩旦飾演)合演的折子,非常講究細膩「做工」。
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4月09日
最近看了戲曲中心演3幕折子《獅吼記》,尾場〈獅吼金鑾〉的皇帝穿黃色龍袍,象徵九五之尊嚴與權力,沒穿錯。台上戲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3月27日
帝王之術是什麼?根據日月星粵劇團《呂不韋》所指,不能優柔寡斷,「辣手狠心,方是帝王手段」。就這樣,少年嬴政(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3月12日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茶館劇場」,座位約200個,開台一個月,每周演出7場,每場表演90分鐘粵劇曲藝。入場費每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2月27日
西九文化區首個表演藝術設施終於落成。戲曲中心規模媲美世界級表演場地,坐落鬧市中,流線,別致,不拔地高聳但平實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2月13日
帝高緯假惺惺地說:「輕身犯險,以寡敵眾,倘有不測,後果真難想像。」堂兄高長恭不虞有詐,「國事等於家事,長恭未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1月30日
戲曲中心大劇院,敲鑼打鼓,公告市民大眾,開台啦!
維港旁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新戲台建成,沿照習俗,例必先演吉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1月15日
劍麟,少有全心全意走花臉和丑角路線的年輕粵劇演員。他有武藝功底,有炸音,開臉好看。飾演楚霸王項羽,正合他戲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9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