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45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8

首期=二人家庭46個月入息?

有團體根據最新的月入中位數、新盤細單位樓價計算,得出「一般二人家庭要零支出,儲蓄46個月,才可支付新盤首期」的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10月05日

新盤高成數按揭的轉按須知

近十多年,新盤開售,發展商大多會安排為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一般按揭成數可達樓價八成至九成。這些新盤高成數按揭,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9月28日

巧婦難為無米炊

據路透社報道,中央近期提示香港的發展商,要協助解決房屋供應問題。觀乎香港的選舉制度瞬間完善,也令人期待中央示範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9月21日

前海是香港房屋問題的答案?

國務院公布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前海合作區擴大8倍。而除了香港政府持續鼓勵港人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9月14日

聯儲局覆水難收?

投資市場焦點之一仍是美國聯儲局是否會在年內縮減買債規模(俗稱「收水」),最終逐步加息。但每次聯儲局鷹派略為展示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9月07日

置業階梯的概念問題

特首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指從綠置居、居屋到首置上車盤,現時已有完整的置業階梯以切合不同人士的需要及能力。問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8月31日

「甩名」紀錄未更新對按揭申請影響

不少人都知道,為家人的按揭作擔保,會影響自己日後的按揭申請。而最常見的解決方式是「甩名」。但要留意,一般人心目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8月24日

樓市的期望錯配

由10多年前開始,「樓價難負擔」、「月入X萬元中產難買樓」的抱怨持續不斷。部分原因可能是小市民的期望錯配。 傳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8月17日

樓市破頂高追要小心

一手樓市因欠缺焦點大盤推出,成交淡靜。但二手樓市氣氛仍然熾熱,多個屋苑出現破頂成交。惟近日個別成交,最後結果卻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8月10日

樓價突破高位之後又如何?

以上周中原城市指數計,樓價與2019年中的高位差距不足1%。由於二手市場仍頻傳破頂成交,估計指數再創新高只是時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8月03日

三組房屋供應相關數字的影響

上星期我們談到,連中央官員也公開討論香港的房屋問題,中央政府的關注,可能會影響本地的房屋政策。如果仔細分析,有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7月27日

杜絕劏房與樓價預期

上周一場國安法研討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論法之外,突然跑題談及房屋問題,希望香港可「告別劏房及籠屋」。港人居住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7月20日

1比99的按揭安排

清潔殺菌,有時會用到1比99的稀釋漂白水。為了增加購買新樓獲得較前的揀樓機會,市場也發展出1比99的入票、簽約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7月13日

人口普查看樓債負擔

香港正進行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政府由此掌握準確的人口數據。在普查的云云結果中,也包括「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7月06日

父母出資子女出「名」的按揭申請

近年新盤開售,都會出現父母為已成年的子女購置物業的溫馨場面。據了解,大部分此類成交,都出於父母借用子女未置業的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6月29日

收水或減少樓市動力?

樓市氣氛暢旺,新盤熱賣、二手市場持續出現創新高成交,市場目前討論的不是今年樓價會不會打破2019年的高位,而是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6月22日

新盤即買即撻原因

市場統計,5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約2135宗,而同月約有35宗新盤撻訂,當中更有20宗是未簽署正式買賣合約的「即買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6月08日

低生育率與樓價

官方統計,去年本地出生數字只有4.3萬,生育率更下跌至0.87,創數十年來新低。整體而言,香港人由不願生,變成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6月01日

香港樓或成深圳上班族目標?

早前路透有一篇報道指深圳部分地區樓價已高於新界北,部分內地發展商未來甚至可能將在香港新盤的銷售目標,鎖定在深圳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5月25日

土地供應料成準特首參選人政綱重心

上星期本欄提及樓市黑天鵝,其中之一是土地政策可能有變化。話不旋踵,政府即宣布,將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3幅地皮 ...全文

地產投資專家評論2021年05月18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