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8 個結果
頁數:1

試玉辨才二十年(六):引才、留才和可持續發展

綜合之前五篇文章的討論,對香港過往引入外來人才的政策到外來人才在香港的經濟和社會表現的分析,政策方向有以下幾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8月13日

試玉辨才二十年(五):研發誰做?

香港要實現經濟或產業轉型升級,從建立國際創科中心入手,符合全球經濟高智能發展的大趨勢。特區政府從2000年以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8月06日

試玉辨才二十年(四):人工幾多?

上一篇對不同身份高技能人才獲得高級職位機會的分析,顯示外來人才需要時間掌握一些本地專門知識和技能,才能獲得高級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8月02日

試玉辨才二十年(三):誰主上位?

香港從2000年開放內地高技能專門人才入境以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時間。在此期間來港的高技能人才,經濟和社會地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7月23日

試玉辨才二十年(二):人才存量看留才

上一篇介紹香港近二十年入境政策歷史出現的重大轉捩點,但入境人數僅反映外來人才流入情況,並不反映在香港外來人才存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7月16日

試玉辨才二十年(一):入境政策轉捩點

本屆特區政府兩年前組班之時提出要為香港開新篇,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高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4年07月10日

北上消費潮與移居內地熱

後疫情時代,經濟民生「復常」,內地和香港恢復通關,關口重現人頭湧湧景象,其中愈來愈多香港居民北上消費和消遣,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3年12月23日

共存與躺平的理性分析

相較今年3月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大爆發,現時疫情已明顯受控。雖然至今每日仍然有大約4000至6000宗確診,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2年11月10日

「房住不炒」與「變相減辣」

新年伊始 ,本地樓市價格走弱,有觀點認爲整體高企的樓價可能回調。雖然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期多次明確表示不會為樓市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2年03月02日

「移民潮」的負面影響?

「移民」是近兩年媒體和坊間討論的關鍵詞,除爭論究竟多少人口流出算「移民潮」,另一個焦點是「移民潮」將給香港帶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1年11月02日

何不支持政府抗疫成功?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今年5月完成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受訪市民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特區政府能夠抗疫成功的比例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21年06月16日

手機調查代表性不及固網電話調查?

電話調查在香港仍然是獲取具代表性民意的重要途徑。傳統的取樣方法,是基於家居固網電話開展的,但隨着手機普及率不斷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9年05月02日

土地開發:鄰避效應還是階層矛盾?

土地開發的選項在公眾中通常面臨兩種矛盾:一是「鄰避效應」(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9年04月24日

土地供應的青年選項

近年來,在各種土地開發議題上,青年都予大眾以激烈對抗的印象,例如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示威、反對「明日大嶼願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9年04月05日

收費真能減廢?

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如果條例在立法會順利通過,香港未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黃子為 鄭宏泰2018年12月15日

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

在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民調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月的民望比2月顯著下降5.1分,數字明顯反映市民對新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8年04月26日

一地兩檢屬政見之爭還是信任問題

香港政治可說如俗語所云:「日日新鮮鑊鑊甘。」不久前還為「一地兩檢」爭論不休,最近已因所謂言論自由的「恭喜」、「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7年09月25日

終身年金計劃:不同階層不同角度

因應日趨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社會對如何有效解決,協助長者應對退休後生活一直頗有爭論。香港金融管理局轄下的香港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鄭宏泰2017年05月25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