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 個結果
頁數:1

SDR擴充取代美元霸權?

前兩篇文章(〈綜論美元霸權〉之五與之六)提到《IMF職員立場筆記》【註1】根據9個指標對「斯蒂格利茨委員會」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3月19日

多邊貨幣體系:理想很豐滿 現實太骨感

上文(〈綜論美元霸權〉之五)指出,假如不考慮政治因素和實施難度,那「斯蒂格利茨委員會」報告倡議的「全球儲備銀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3月11日

全球央行可除美元霸權三弊

上文(〈綜論美元霸權〉之四)指出,「斯蒂格利茨委員會」報告在2009年指出因為美元充當世界最重要的外滙儲備,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2月20日

美元獨大加劇貿易不平衡

在上篇文章中我指出美元霸權通過美鈔在海外流通所獲得的鑄幣稅、美國外債享受的利息優惠、美國對外舉債用來在海外投資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2月14日

國際貨幣體系三大弊端須改革

現存的國際貨幣體系和相關的金融體系為何需要改革?最簡單的理由是現存體系具有出現重大震盪和危機的特性,無論是19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2月06日

金融海嘯美國向世界轉移萬億計財富嗎?

對於美元霸權給予美國「不合理特權」的責難,有些美國經濟學者或者報告認為美國從美元霸權獲得的好處微小(例如克魯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1月25日

美元帝國圈:索羅斯眼中的新型經濟帝國主義

已故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經濟學者C. Kindleberger不但是國際貿易和金融的權威,也是國際關係領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1月24日

美元不合理特權和過大責任

「不合理的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一詞出自法國前總統德斯坦(Valery d'Est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1月23日

美元統治地位會持續嗎?(下)

下面部分數據來自美國政商智囊機構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在2024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1月03日

美元統治地位會持續嗎?(上)

歷史告訴我們,荷蘭是第一個現代環球帝國,阿姆斯特丹首先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英國打敗荷蘭後成為新的全球霸主,世界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5年01月02日

金磚貨幣難成事 去美元談何容易

隨着金磚國家(BRICS)組織的成立和擴充,以及2024年10月份該組織在俄羅斯喀山高峰會議上作出關於跨境支付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美元霸權鄭國漢2024年12月27日

清零方針合理性和封城對經濟影響

前文提到,為了解內地防疫抗疫措施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我在內地網上尋找有關的分析性文章,但不成功。根本找不到有份量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12月06日

制定防控策略 忌偏聽局部科學領域專家

「動態清零」(簡稱「清零」)方針及其相對應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與其他應對新冠病毒的方針及策略對人命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12月05日

內地疫情下恢復正常生活的路線圖

內地新冠疫情在今年3月份反彈,也就是Omicron變異株在內地開始出現的時候。4月中高達一天3萬宗確診病例,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08月30日

抗疫措施的理論基礎:社會福祉 vs 清零經濟紅利

關於抗疫措施的選擇,理想的決策流程應該是首先由病毒及流行病專家提供各種不同抗疫措施醫療效益(死亡和疾病的減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08月26日

清零抗疫的經濟成本

內地以「動態清零」為抗疫總方針,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執行抗疫措施及手段。今年6月28日在Omi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08月23日

通關應先易後難 保住香港國際地位

本月12日我離開回港後住滿一個星期的隔離酒店,收到老朋友、私募界翹楚單偉建教授的電郵,分享他當天在《南華早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國漢2022年07月26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