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中華文化節2025」開幕典禮發表視像致詞指出,政府會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全文
... 醮、天后誕、浴佛節、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 旅發局將於5月1日(周四)晚上8時於灣仔臨時海濱花園,舉行以三 ...全文
... 醮、維園佛誕嘉年華、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 為配合主題宣傳,旅發局將於5月1日(周四)晚上舉行以三大非遺節 ...全文
... 醮、維園佛誕嘉年華、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以及城中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法國五月(French May)、 ...全文
... 如只簡單交代已辦了「中華文化節」、「流行文化節」、「香港非遺月」之類,裏面一概沒有具體效益。 醫療藍圖方面,且 ...全文
康文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自6月開幕以來,精采節目接連上演。一首《木蘭辭》讓花木蘭的傳奇故事世代流傳,今年9月中旬,由寧波市演藝集團製作的舞劇《花木蘭》,以嶄新的角度演繹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要探索中華文化,「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龍承九子》藝術設計IP作品展覽及講座,以當代文創視角把「龍」這文化符號重新詮釋和轉化,體現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傳承。這兩個節目皆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 ...More
EJ Insight2024-08-21
... 區政府今年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宣揚中華文化,提高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認同感,更邀請上海成為今年「中華文化節 ...全文
上海京劇院精心打造的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以武俠情懷征服觀眾,由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國家一級演員郝帥帶領一眾優秀年輕演員傾力獻技。 海派文化近年大行其道,上海作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焦點城市,康文署邀得上海京劇院來港獻演麒派經典《烏龍院》和海派連台本戲《七俠五義》,展現海派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睽違五年再度來港,上海京劇院殿堂級麒派表演藝術家陳少雲將演出《烏龍院》展示麒派大師風采;而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及 ...More
EJ Insight2024-07-31
今年中國戲曲節被納入首屆中華文化節成為重要一環,進一步肩負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的使命。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邵天帥為讓香港觀眾感受北方崑曲優秀獨特的藝術力量,專程與梅花獎得主王振義、顧衛英及國家一級演員楊帆三位崑曲名家,提前到港出席講座及大師班,「就是要讓香港的戲迷從我們身上第一手感受什麼是崑曲!」 北方崑曲劇院經歷四代人堅守創新傳承的過程,每一代名家均培育出一批懂戲的觀眾,與演員們共同在崑曲滋養下成長 ...More
EJ Insight2024-07-15
... 國戲曲節,現在它納入中華文化節中,這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表現得更多元。希望未來我們還能有機會把更多經典劇目帶給香港觀眾。」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日期:7月26至28日(星期五至日)時間:晚上7時30分地圖:沙田大會堂演奏廳查詢:2268 7325網址:www.cof.gov.hk/2024/tc/Zhejiang_Wu_Opera_Research_Centre.html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 ...More
EJ Insight2024-07-12
... pe.html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 ...More
EJ Insight2024-07-11
... 月重臨香江,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獻藝。《孫安動本》乃柳子戲代表劇目,最早是由柳子戲傳統劇目《三上本》和《徐龍打朝》整理改編而成,講述太師張從獨霸朝綱,草菅人命,知府孫安與妻子目睹民婦投水自盡,從其冤狀得悉張從惡行,遂日動三本彈劾張從。幼主聽信讒言,杖責孫安,嚴禁其再入朝面聖,否則判以死罪。孫安勸服妻兒,舉家架棺上殿死諫。該劇於1962年在上海拍攝成戲曲電影,全國公映轟動一時。第三代孫安主演周金偉師 ...More
EJ Insight2024-07-02
《東吳郡主》取材自《三國演義》中孫尚香與劉備的愛情故事,劇情跌宕起伏。 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攜手於6月下旬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帶來三場精彩潮劇,當中包括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怡凰領銜的《東吳郡主》、林燕雲的摘梅劇目《李商隱》以及多齣經典折子戲,展現潮劇別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和藝術魅力,促進粵港兩地的戲曲文化交流和聯繫。 潮劇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一種古老劇種,早在明朝已 ...More
EJ Insight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