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14 個結果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家校合一 讓青少年生命畫出彩虹

儒家思想植根中華文化,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一脈相承,構成社會倫理的核心元素,庭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家勤2017年12月09日

科技與人文要相融並濟

大多數人同意香港經濟不能單靠傳統金融、地產、貿易及旅遊等支柱行業,更須要提升高增值創新科技的研究和應用,以利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順文2017年12月08日

善用酷刑聲請人 為教育付出貢獻

香港正受到不少的酷刑聲請人及其所𧗠生的問題困擾,事緣聯合國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偉倫2017年12月02日

以人類智慧 豐富人工智能

這是人工智能起飛的時代,全球難題困擾人類的時代。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以人類智慧和人文情懷,去豐富冷漠而高效的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錢大康教授2017年12月01日

培養下一代 從身教做起

古今中外,不少智者或教育家均提到在教學中口授知識往往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言教遠不如身教,老師自身行為作出的示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7年11月25日

第二語言教學政策的實施策略

從提出「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十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 梁慧敏2017年11月24日

升學抉擇之太多選擇的痛苦

文憑試放榜後,未獲任何課程取錄,前路茫然,固然痛苦,但獲超過一個課程取錄時,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痛苦?太多選擇在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蔡愛玲2017年11月17日

寓教於樂非夢事 反思「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隨着夏末的到來,學校迎來開學日子。同學除懷着興奮的心情,也可能憂慮課堂上日益沉重的壓力。學業所帶來的壓力不僅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彭潔玲2017年11月10日

大學教育不是球賽 抗拒排名遊戲

高等教育界近年流行排名遊戲(University Ranking)。這些商業排名機構定期發放其排名榜,每次傳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順文2017年11月04日

STEM的教育寓意

踏入工業革命4.0、Web 5.0、5G、人工智能的世代,盡顯人類文明急速步伐,稍一差池,只會淹沒在科技洪流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家勤2017年11月03日

從體驗和興趣找到學習目標

筆者早前出席了香港小童群益會舉辦的「感創敢為:青年創新服務獎」的點子發布及頒獎典禮,有二百多名中學生參與。他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陳凱茵2017年10月27日

社經地位與教養取向

每年秋天,是各幼稚園學童報讀小一的日子。懵懂之齡的孩子即將面臨人生第一重關卡,自然沒甚感覺,背後家長卻緊張不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梁亦華2017年10月21日

通識教育科 應繼續列為高中必修科

早前,社會上有意見表示通識教育科在高中課程中應列為選修科,我們對此建議表示強烈反對。我們深信通識教育科有其不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黃家樑 莊達成2017年10月20日

落實大學通識教育之困難與策略

通識教育的理念日漸受到大中華地區的大學所認同。但在設計及執行上仍然有不少操作性問題。根據我的觀察與分析,可將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順文2017年10月14日

改善學童學習環境 提高普通話的使用

2016年中國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印發了《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這份提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梁慧敏2017年10月13日

科學教育新動向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今年6月中旬,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小鎮阿斯潘,舉行了第一屆「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高峰會(Thinking Lik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7年10月07日

從與學童對話中灌輸正向人生觀

在考試風氣盛行和課程緊密的香港,擔心學童不能及時掌握書本上的內容,是不少前線教師經常面對的憂慮。這心態很自然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周詠妍博士、許娜娜博士、麥映彤小姐2017年10月06日

手遊禍深? 惟不能因噎廢食

遊戲是成長過程中,最具影響力和必不可少的環節,透過遊戲樂趣所學會的,不單是接納與拒絕的藝術,更有助建立及學會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偉倫2017年09月30日

兒童語言習得的關鍵期

關鍵期,又稱「敏感期」。這一概念首先來自生物學領域,指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的影響最大並最適宜學習某種行為的時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梁慧敏2017年09月29日

正向父母使用新法 提升孩子溝通和抗逆力

在過去二十多個月,學生自殺個案急升,已有不少學生因不同的原因自殺死亡,當中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專生共數十人,可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龍精亮博士 莫慕貞教授2017年09月23日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