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98 個結果
頁數:1...2 3 4 5 6 7 8 9 10

人與科技的競賽

... 其中以汽車工業和電子晶片產業最為積極採用。同一時間機械人的銷售仍在增速,銷售數量在2018年達到40萬部;根據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健明2020年06月23日

華為勢迂迴買台晶片避制裁

... ,以援助美國半導體及晶片產業。 美半導體業促撥2886億援助 提案包括撥款50億美元(約390億美元)興建民營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06月02日

美限對華晶片出口 議員籲特朗普勿損美企

... 慮對經濟的影響,強調晶片產業對於抗擊疫情和美國經濟至關重要。 他們說,在當前經濟危機和不確定性的時刻,敦促商務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0年05月07日

中芯向晶片產業鏈企業注資9900萬人幣

中芯國際(00981)公布,對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北京)進行注資,以現金出資9900萬元人民幣,約佔合資 ...全文

即時新聞重要通告2019年12月23日

中國再設半導體基金拓晶片業

中國再設立國家半導體基金,以培育全國晶片產業,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以及減少對國外半導體的依賴。《華爾街日報》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0月29日

內地再設半導體基金 培育晶片產業

中國再設立國家半導體基金,以培育國內晶片產業,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以及減少對國外半導體的依賴,但此舉或再引起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9年10月28日

【市場觀點】華為事件令國產材料加速替代

... 名單」,這無疑為中國晶片產業敲響了警鐘。自去年4月中興(00763)事件以來,美國多次打擊「中國製造2025計 ...全文

財富管理中國2019年05月29日

廣州擬深化港澳台晶片合作

新華社報道,廣州將加快發展晶片產業,深化穗港澳台合作,力爭至2022年成為千億元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廣州日前發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01月01日

廣州冀2022年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群

新華社報道,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將加快廣州發展晶片產業,深化穗港澳台合作,力爭到2022年,打造出千億元級集成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12月31日

5G實現萬物互聯
楊美基:晶片須價廉不耗電

... 前就有上述計劃。 在晶片產業鏈中,應科院負責設計、製造, 以至封裝等工序。這包括從設計到生產、生產到測量、增進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8年12月21日

景氣漸退 亞洲晶片前景惹憂慮

... 0億美元的全球記憶體晶片產業,自2016年底以來出現史無前例的榮景,獲利飆升至紀錄高位,利潤率也升至70%以上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路向2018年07月26日

環球時報:歡迎美國恢復中興業務

... 社評又稱,中國這些年晶片產業沒有發展起來,重要原因之一是中方信賴美國供貨的穩定性。但美國「絕殺中興」強烈震動了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05月14日

晶片概念並非靈丹妙藥

... 殺事件後,市場對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企業紛紛提出要參與晶片研究開發。 阿里巴巴此前已宣布收購大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18年04月27日

中興遭制裁 工信部:中方晶片產業仍存差距

工信部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但在晶片設計、製造能力和人才隊伍方面還存在着差距。 中興通訊(00763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04月25日

今年投資策略重點

... 互聯網、積體電路以及晶片產業鏈等先進製造。 至於消費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以及今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陳羨明2018年01月11日

中美日韓利益糾纏 東芝垂危舉世關注

... 。由此可見,中國已把晶片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列作重點經濟戰略,日本以至南韓擔心科技競爭力長遠落後於中國不難理解。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7年04月13日

中芯指本地晶片生產潛力巨

... 芯國際未來發展,現時晶片產業愈來愈健康,中國品牌手機及電視機的崛起,這些品牌多採用中國本土公司設計,亦自然會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11月14日

對沖求回報 留意風險成本

... 技股中,互聯網還好,晶片產業最難掌握,所以基金經理要盡量做一些熟悉而有信心的行業。目前不少即使美國上市的企業,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CFA指揮室2016年07月18日

頁數:1...2 3 4 5 6 7 8 9 1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