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595 個結果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0

【施政報告】多項措施搶企業搶人才

... 重中之重。 面對香港人才流失,李家超提出要「搶企業、搶人才」, 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期2年,合資格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民主黨:吸引外地人才政策值得肯定

... 施着墨不多,就香港的人才流失問題亦沒有具體應對,面對過去兩年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本港專業人才包括醫護、老師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報告】本地流失勞動人口逾六成屬高技術水平人士

本港人才流失情況嚴重,過去兩年本地勞動人口流失14萬人。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流失的本地勞動人口當中,有超過六成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19日

《施政》傳設督導組吸人才
李家超冀帶來信心 林健鋒倡首置免稅

... 《施政報告》如何解決人才流失問題。消息人士透露,《施政報告》將宣布設立由司長級官員統領、專責吸引和挽留人才的督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10月18日

再進諫撤「辣招」冀振興市道

... 自然上升。 近年本港人才流失惹關注,堅叔不諱言,辣招令問題雪上加霜,「有乜理由(內地人)落嚟要7年,買樓先至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2022年10月17日

廠商會促港府更新人才政策

廠商會發表聲明指出,近年香港人才流失的問題頗為嚴重,主要是近年嚴格的防疫政策,導致本港人才「多出少進」,一些港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2年10月15日

吸人才不拘一格 設門檻寧寬莫窄

本港的人才流失問題已響警號,特首李家超數天後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將重點提出「搶人才」對策,包括放寬十三個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2年10月15日

廠商會促政府更新人才政策 留住人才

... 聯合會表示,近年本港人才流失的問題頗為嚴重,認為特區政府除了透過短期的政策調整來為吸引人才創造有利條件外,還要 ...影片

信報視頻搶人才2022年10月14日

廠商會促政府更新人才政策 留住人才

中華廠商聯合會表示,近年本港人才流失的問題頗為嚴重,認為特區政府除了透過短期的政策調整來為吸引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2年10月14日

37%高管辭職為移民 擴人才缺口

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副會長陸國坤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學會在8月至9月就「大離職潮」進行調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2年10月14日

數碼遊牧與移民

香港的疫情與政治變化似乎終於步入尾聲,人才流失已成定局。無論是「移居」還是「移民」,勞動力大量外流是不爭事實。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科網人語黃岳永2022年10月14日

《施政報告》傳減辣稅 放寬簽證吸專才
非永久居民退BSD 13行業更易境外招聘

... 疫情等因素影響,本港人才流失已成趨勢,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有動搖跡象,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政府研究的舉措之一,是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2年10月14日

政府傳擬放寬房地產稅及簽證限制吸引人才

... 設法遏制因疫情造成的人才流失,確保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知情人士表示,考慮的措施包括讓香港公司更容易在13 ...影片

信報視頻施政報告2022年10月13日

政府傳擬放寬房地產稅及簽證限制吸引人才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港府正考慮放寬房地產稅和簽證的限制,設法遏制因疫情造成的人才流失,確保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10月13日

【異動板塊】地產股逆市升 傳放寬房地產稅

... 設法遏制因疫情造成的人才流失,確保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消息人士指出,這些措施可能會納入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下 ...全文

即時新聞港股直擊2022年10月13日

香港營商風險增 對外企吸引力降
EIU:政治穩定及社會安全不及星洲

... 損勞動力 報告提到,人才流失、旅遊限制及體系的不確定均損害香港的營商吸引力。在商業營運風險評分的大多數分項中,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2年10月13日

5則必讀新聞:EIU:港商業運營風險增

1.EIU:港商業運營風險增 人才流失損吸引力 經濟學人智庫(EIU)稱,香港的商業運營風險有所增加,人才流失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2年10月12日

EIU:港商業運營風險增 人才流失損吸引力

經濟學人智庫(EIU)發表白皮書稱,亞太區中香港的商業運營風險排名第四(排名愈高、風險愈低),相比2018年風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2年10月12日

科技園AI科企一年間急增一倍 助各行業解決「痛點」提升效率

... 音;由於工作沉悶,令人才流失嚴重,而且員工可能出現「聽錯、聽漏」等情況,因此該公司於2019年推出智能語音識別 ...全文

2022年10月12日

許正宇:雙線培育綠色金融專才
缺人問題非港獨有 鼓勵自我增值

港府銳意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冀成為區內綠色金融樞紐,惟本港正面對人才流失問題,增加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障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2年10月12日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