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258 個結果
頁數:1...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林祖戀家屬拒絕官請律師

... 師,「不勞煩政府耗費稅款為林祖戀聘請指定律師」。 此前,陸豐當局曾交出據稱是林祖戀的手寫聲明,稱林相信政府、不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6年07月06日

歐洲新危機 橫掃意大利

... 失。因此倫齊希望動用稅款拯救銀行業的做法,似不可行。 更嚴峻的是,意大利是全球第三大發債國家, 公債總值2.2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析信析2016年07月06日

投資英國住宅物業 注意新稅例

... 務局申報及清償CGT稅款,除非有關交易的非英國居民賣家已登記於,英國自我評估入息及利得課稅系統中。 外國住宅物 ...全文

財富管理理財方案2016年06月29日

英新例非居民要繳利得稅

... 務局申報及清償CGT稅款,除非有關交易的非英國居民賣家已登記,英國自我評估入息及利得課稅系統中。 此外,英國在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理財方略Katie Graves2016年06月29日

觀月.樺峯低層現銀主盤

... 業出,可免交72萬元稅款,變成賬面賺41.7萬元(約6.1%);但若原業主自行賣樓,以同樣樓價售出,則會因涉及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簡訊2016年06月17日

委國敗於民粹與荷蘭病

... 政府掌控的石油資金和稅款去向完全不受監督,以致貪腐叢生。查韋斯政府對私產敵視,大力推行國有化,導致原本在「荷蘭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EJ Watch麥鴻輝2016年06月11日

金界控股增長點漸吐光芒

... 是什麼事項帶來額外的稅款還有「日後發展」?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 無論如何,金界比一眾濠賭股突出有兩點。第一,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運籌制勝方立祺2016年06月06日

公司名義置業利弊

... 鎊,就可節省3萬英鎊稅款。 假如投資者是以轉售圖利為目標,用有限公司形式持有物業可能較有利,因為出售物業的淨利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_海外置業●置業評析2016年06月04日

在野黨逼安倍下台 不信任動議遭否決

... 麻生一直希望通過增收稅款,減輕政府債務,但昨天突然改口,表示目前日本最大問題是消費疲弱,因此仍不是時候增稅。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6年06月01日

為何全民養老金學者方案不可行

... 所有),僱員要繳交的稅款必然會隨着工資上升而增加。沒錯,這是稅收,不是供款,稅收的定義是交了稅給政府後,這筆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雷鼎鳴2016年05月31日

法財長誓向跨國公司追稅

... Google達成補交稅款協議就了事。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16年05月30日

避稅天堂的好與壞

... 公司,便可以把集團的稅款大大減低。 當然,各地稅局也不是善男信女,大多在稅務法例中設有所謂反避稅的條款,就像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健明2016年05月26日

法查逃稅 搜Google辦公室

... 羅(約139億港元)稅款。Google稱公司遵守法律,將配合調查。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16年05月25日

了解MPF「比例利益」 清楚權利

... 得知原來要為此而繳納稅款,那不是大掃雅興嗎? 「比例利益」非新事 在香港還沒有實施強積金時,僱主可自願地為員工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6年05月20日

MPF供款如何免繳稅

... 卻得知原來要為此繳納稅款,那不是十分掃興嗎? 僱主供款並非全落袋 在香港還沒有實施強積金時,僱主可自願地為員工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積金智見鍾建強2016年05月20日

避稅港藏污納垢 選土著皆大歡喜

... 避稅的法人和個人少納稅款,其後果直接製造貧富不均及間接削減福利,對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低收入階層,十分不利。公平公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林行止專欄林行止2016年05月17日

戰斧劈開遊戲機市場

... 審查制度,並徵收昂貴稅款。現時在內地買Xbox、Playstation等遊戲機,售價幾乎較香港貴一倍,可選擇的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6年05月16日

上月辣招稅價量兼漲

... ,按月升35.4%;稅款4.61億元,按月多76.9%。至於連雙倍印花稅(DSD)成交有2563宗,按月升37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簡訊2016年05月11日

頁數:1...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