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419 個結果
頁數:1...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用抗疫般緊迫感應對氣候變化

... 來愈多的企業承諾實現碳中和,但這類企業佔企業總量的份額仍需大大提升。太多的跨國企業和投資者抵制採取氣候友好型政 ...全文

名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2020年04月06日

可持續發展成基建投資關鍵

... 不少航空公司都會設定碳中和的目標,並推行碳排放抵消計劃,在成本轉嫁消費者下將導致機票價格上升,機場則通過增加生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0年02月26日

匈國民逢添丁 政府種10棵樹

... 全國90%的發電達到碳中和,以核電和太陽能電力取代。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0年02月18日

達美十年78億打造 美首家碳中和航企

... 求能夠成為第一家實現碳中和的美國航空公司。面對聯合國警告飛機廢氣排放量到2050年將增加三倍,達美的最新舉措肯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0年02月17日

讓碳邊界稅走上正軌

... 家獨自承擔全球經濟向碳中和過渡的全部短期負擔,也認識到較貧窮的經濟體將需要更長時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設定的 ...全文

名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2020年02月14日

易捷捐錢補償排放 減碳成效存疑

... 後所有航班將一律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即「淨零」排放。 料每年支出僅2.5億 易捷身先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9年11月21日

全球數百萬人響應氣候示威
德斥540億歐羅減排促潔淨科技

... 將在2040年前做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鼓勵其他公司也這樣做。 亞馬遜承諾提早10年達標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9年09月21日

花旗購兩電可再生能源證書

... 年環保目標,包括達致碳中和,並採用100%可再生能源為集團在全球各地的7500項設施提供電力。在2018年,花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19年05月31日

氣溫升幅限制於攝氏1.5度的重要性

... 現「淨零」排放,即「碳中和」,否則按當前排放水平預測,氣溫升幅在2040年便會達到攝氏1.5度的上限。把氣溫升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遠瞻陳偉欣2018年11月23日

減碳之路

... 00年內,全球達致「碳中和」。在首階段,即於2020年前,各參與國要制訂由2020至2050年的長期減碳策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楊燕玲2018年11月17日

聯合國籲控碳排放 警告時間無多

... 在2050年前成為「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世界,才有至少一半機會成功把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8年10月09日

為了下一代 人人減排走多步

... 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即大自然能安全地吸收全球總碳排放的狀態,關鍵是到2020年時排放量會否開始倒退。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信觀點Anne Hidalgo Patricia Espinosa2018年09月08日

國泰:貿易摩擦影響不大

... 力落實由2020年起碳中和增長的目標。 該公司未來4年會陸續接收20架同型號的技術先進客機,而首架國泰A350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6月05日

國泰採航空生物燃料接收新機返港

... 力落實由2020年起碳中和增長的目標。 與傳統航空燃油相比,生物燃料能減低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達80%。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18年06月04日

歐洲能源法規促使房地產業轉變

... 示未來數年將步向實現碳中和的策略。 根據2018年度生效的新規定,在英國獲能源證書F或G組別的建築物,必須在升 ...全文

財富管理歐洲2018年01月14日

買一本書改變世界

... ld Books加入碳中和計劃,減少運送書本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 時至今日,他們已和將近6000個合作夥伴在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社創群英羅偉鴻2017年07月08日

邁向低碳之路的市場機遇

... 年至2100年間達成碳中和,也就是排碳總量等於被森林、海洋與土壤等自然吸收的總量,使得淨排碳量為零。 若要達到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妙畢可言鄭詠嫻2016年10月12日

地球日激發新動力 零碳香港大勢所趨

... 支持所有能把香港變成碳中和城市的新方案,包括政府為加入『碳中和城市聯盟』而採取的適切行動。」 這是清晰有力的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黎廣德2016年04月26日

可持續發展及大嘥鬼創意

... 行合一。 追求建築物碳中和 李: 以上說的都是緩減措施,希望減少對環境的壞影響。但我們是否有可能反過來做一些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管理新思維2016年04月08日

頁數:1...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