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6 個結果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退休後理財攻略

... 儲備都用光,便可分期提取強積金,這方法可解決太過長壽令財務失去預算的問題,大家不妨參考。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保險解碼周榮佳2018年08月18日

林鄭重申23條立法須審時度勢

... 錯市」。至於可否預早提取強積金作為首期,林鄭月娥稱,強積金供款比例已不高,若用作置業會令市民日後無保障。 另外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8月17日

退休後持續投資要調整策略

... 定金額。假如選擇分段提取強積金權益,退休後便可每月輕鬆收取固定的款項,直至所有結餘被提取。至於未提取的資產則可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8年08月03日

退休後投資勿一成不變

... 定金額。假如選擇分段提取強積金權益,退休後便可每月輕鬆收取固定款項,直至所有結餘被提取。至於未提取的資產則可以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通識MPF曹偉邦2018年08月03日

年金計劃 共贏方案

... 劃正好為65歲退休及提取強積金的人提供了適時的銜接,讓退休人士把強積金資產轉化為每月固定的現金收入。因此,長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姚俊輝 葉兆輝2018年07月27日

強積金研准作首期暫擱置
黃友嘉:樓市太熾熱免火上加油

樓價高企,不少市民因無法支付首期,只能「望樓興嘆」。積金局去年底首次研究允許僱員提取強積金作首次置業首期,原定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8年05月15日

積金協會指扣稅優惠偏𥘵年金

退休積金計劃協會行政總裁黃廣明表示,政府對強積金(MPF)自願性供款和延期年金保費提供稅務扣減初步建議的處理方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5月12日

MPF自願供款延期年金扣稅要符多項條件

當局就延期年金保費和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享稅務優惠已制訂初步建議,兩項的稅務扣減額上限每年合共3.6萬元,擬20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5月09日

扣稅安排可鼓勵自願性供款

... 積金權益的條件,才能提取強積金權益。這限制與傳統的自願性供款,或現時多家受託人相繼叫停的特別自願性供款安排不同 ...全文

財富管理理財新產品,強積金2018年04月28日

扣稅可鼓勵自願性供款

... 積金權益的條件,才能提取強積金權益。這限制與傳統的自願性供款或現時多家受託人相繼叫停的特別自願性供款安排不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通識MPF黃毅林2018年04月28日

MPF置業原則上可行

... 機會變成負資產,因此提取強積金置業會有一定風險,因此即使有關方面對提取強積金置業「開綠燈」,成員在作出決定前必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8年04月27日

建立被動收入 為退休早作準備

... 也只能於60歲後才能提取強積金權益,屆時便可將這筆資產轉化為被動收入,例如將其投資在終身年金產品,每月收取固定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8年03月31日

打破MPF先入為主偏見

... 轉換基金、轉換計劃、提取強積金、更改個人資料等。 由此可證,積金局與受託人一直致力完善強積金制度,並令強積金發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8年03月16日

打破MPF先入為主偏見

... 轉換基金、轉換計劃、提取強積金、更改個人資料等。 由此可證,積金局與受託人一直致力完善強積金制度,並令強積金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積金智見曹偉邦2018年03月16日

智庫倡資助首置家庭20萬元

... 人或以上家庭申請,可提取強積金供款賬戶及個人賬戶內總額的一半,或上限10萬元,以較低者為準支付首次置業,並加入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8年02月26日

施羅德:95%退休人士悔儲蓄不足

...  對於積金局研究准許提取強積金(MPF)作首次置業的「上車」資金,減輕負擔。李世賢相信,強積金的原意是作為退休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12月13日

為強積金平反

... 基金轉換、轉換計劃、提取強積金、更改個人資料等。到時僱主可使用中央電子平台完成受託人的電子付款,受託人也可提升 ...全文

財富管理MPF2017年12月01日

劉怡翔:MPF首置或牴觸房策

... 劉怡翔表示,在退休前提取強積金供款作為首置的構思非常複雜及具爭議性,社會各界對此意見紛紜。反對者認為這項構思跟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11月30日

研究動用強積金買樓不宜輕率

... 。簡單來說,港人單靠提取強積金根本無法買樓。 無法購買私人住宅的障礙路人皆見,現時不論新盤抑或二手物業,動輒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7年11月14日

積金置業明年上半年交報告

... 。 市場人士稱,容許提取強積金作首置的概念並非不好,且房地產可對沖長期通脹,但目前人均累積的強積金資產約18萬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11月06日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