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台灣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是綠地變藍天。套用《孫子兵法.勢篇》,這就是:「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全文
... 日報的汪濟、潘粵生、丁望兼任主筆(總主筆仍是金庸),分別撰寫國際、香港、兩岸題材。 這是充分授權式,金庸並不審 ...全文
... 稿」,署名「本報記者丁望」,欄名和筆名是他起的。當時的感覺是「吃了一驚」︰「怎麼是以本報特稿之名上了頭版?」此 ...全文
... ,於是4月號開始多了丁望的文章。1967-1968年,他要我為新加坡《新明日報》寫一專欄,又蒙賜筆名丁亮(後有 ...全文
... 輯,國情版的負責人是丁望兄兼任(明報系的大陸新聞均由他總其成),筆者是副總編輯,負責經濟版,以當年的「市場氣氛 ...全文
... 無足稱道,哪知去周四丁望(友光)兄(一九六六至一九八四年《明報》系國情版的靈魂人物)在本報「思維漫步」的〈悼念 ...全文
... 、日報(《明報》)的丁望,前3人已年過80,丁則是望八之年。 周刊(《明報周刊》)的雷坡於今年2月辭世。早期《 ...全文
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剛發表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除列出經濟、科技競爭力之外,亦有新聞自由、制度 ...全文
北京官方修改中學歷史教科書,知識界的爭議未了。新教科書稱,10年的毛文革(1966-1976),是「艱難探索」 ...全文
北京等地私企(民企)擔心第二次公私合營,是近期的熱門話題。私企對再颳共產風的憂患意識,關乎制度性成本。 在「一 ...全文
改革家胡耀邦(1915-1989)之子、紅二代開明派代表人物胡德平,再次理性進諫:「警惕新的公私合營」,走過的 ...全文
儒家經典《論語.顏淵》,把「禮」視為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素:「克己復禮為仁」。 以當代社會現代化的視角伸延解讀,所 ...全文
在言路阻塞的社會,人們難以直言批評體制弊端,往往「彎(繞)道表達」:藉歷史故事、幾百年前文學作品的情節和對話, ...全文
歷史的撰寫、宣講,必須尊重事實;在專業的考證、獨立的思辨之下,向社會提供信史,讓信史成為後人了解歷史真相、借鑑 ...全文
60年前(1958)的9月10日,毛澤東指令發布建立人民公社的決定,在各地急速推動公社運動,稱公社是向共產主義 ...全文
回視歷史場景,歷史典籍中常提到的「以史為鑑」有如「溫馨提示」,讓後人在古今的比較研究中有更深的思索。 在古代, ...全文
60年前的今天(8月23日),毛澤東下令炮轟金門。史稱金門炮戰或823炮戰。台灣軍民有紀念抵抗炮轟的活動。 8 ...全文
上海編劇家沙葉新(1939-2018)病故後,香港幾家報紙有大篇幅的報道;北京等地黨媒卻無悼念的訊息,胡耀邦史 ...全文
儒家經典《中庸》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當代的國家、社會、企業、個人,必須以誠信為根基。能誠懇、守信、明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