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68 個結果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星GDP上季增3.1%勝預期
坡幣兌美元飆至兩年半高

... 最快可能4月動手,但華僑銀行預期MAS會等到10月才行動。 GDP數字公布加上美元偏軟,刺激坡元昨天一度升0.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8年01月03日

十九大後改革和影響

... 改革的決心。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楝銘2017年12月07日

開放一箭雙鵰

... 當中包括滙豐、恒生及華僑銀行、友邦保險等,或可先飲頭啖湯。 此外,由於至去年為止,中國對進口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創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7年11月11日

人民幣進入雙向波動模式

... 區間內波動。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11月09日

政策工具創新支持金改

... 的金融機構。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10月12日

星銀行研區塊鏈助反洗黑錢

新加坡多家銀行,包括新加坡華僑銀行、滙豐及三菱UFJ,已完成「瞭解你的客戶」(KYC)區塊鏈的概念驗證,有關發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10月04日

兩國領導「默契不錯無火花」

...  李顯龍昨天亦參加了華僑銀行大樓翻新後的揭牌儀式,以及參觀廈門中山路步行街等。華僑銀行廈門分行於1925年成立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7年09月22日

客戶經理角色面臨轉變 科技日新月異 數碼工具派用場

... 的角色亦有所改變。 華僑銀行旗下私人銀行,新加坡銀行行政總裁博林(Barhen Shaari)早前曾表示,未來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私人銀行暨財富管理專題特刊2017年09月20日

人幣快速升值 盛宴告一段落

... 點沒有改變。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楝銘2017年09月14日

新加坡銀行:細私銀難生存
利潤受壓 科技及監管成本升

...  新加坡銀行為新加坡華僑銀行旗下的私人銀行, 連同去年完成收購巴克萊的亞洲業務,至今年6月底,其管理的AUM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09月04日

滙改兩周年 人幣四階段

... 留意的風險。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08月17日

華僑銀行:縮表無阻資金湧亞洲

美國聯儲局快將展開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年底甚至有可能再度加息,新加坡華僑銀行集團行政總裁錢乃驥認為, 縮表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8月11日

人民幣走出非對稱貶值陷阱

... 6.9之間。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07月20日

新加坡出口急增8.2%

... 增長5.4%。新加坡華僑銀行分析指出,電子產品的出口依然正面,並可望有上升趨勢,相信下半年不會大跌。 新加坡在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07月18日

星銀進軍電商9月前諮詢
七大行推手機號碼轉賬

... 星展銀行/儲蓄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渣打、滙豐、花旗和馬來亞銀行共7間銀行聯手推出。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7年06月29日

360市況概覽

... 投後最大的單日升幅。華僑銀行分析師Barnabas Gan表示,特朗普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推升黃金價格。短期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2017年05月19日

華僑買澳同業星港業務

新加坡華僑銀行收購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的新加坡及香港的私人財富業務,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簡訊2017年05月12日

亞洲私銀市場料三分天下
新加坡銀行冀打入三甲

... 行為例,雖然是新加坡華僑銀行的旗下機構,但並非華僑銀行一個部分,而是獨立運作,專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有本身的系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05月08日

去槓桿下政策平衡

... 觀望的態度。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04月27日

人民幣貶值壓力或重現

... 可能會再現。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謝棟銘2017年03月30日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