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節目介紹已透露了演出的內容及形式,看意大利Motus劇團的演出《中性》還是感到相當震撼。這齣由香港話劇團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江藍2018年12月06日
粵劇《錦毛鼠》的人物框架來自廣為流傳的《三俠五義》民間故事,內容情節則取自10多年前舊劇本。青苗劇團選演這齣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12月04日
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在音樂總監Antonio Pappano帶領下到亞洲巡迴,11月22日及23日在文化中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12月03日
2015年在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中取得銀獎的華裔青年鋼琴家「George Li」的英文名字,較「黎卓宇」更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11月29日
香港芭蕾舞團現時可謂氣勢如虹。舞團在11月首個周末上演了「第一屆國際芭蕾巨星匯」和藝術總監衛承天新製作的經典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伍家嶸2018年11月28日
今年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0月27、 28日舉行的閉幕音樂會,由Christian Thielemann(泰利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8年11月27日
《江湖兒女》是中國導演賈樟柯第六度在康城影展的入圍之作,雖未奪最高榮譽金棕櫚奬,但仍是上乘佳作。
《江湖兒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兆祥2018年11月26日
早前,來自英國的12人組合古風合唱團(Stile Antico)完成了亞洲巡演,行程的最後一站正是香港,也是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8年11月22日
去「大館」幹嗎?看展覽,觀表演,聽講座。
大館建築群的前身,中央警署連同域多利監獄,一直供奉關公像。今天變身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11月21日
鮑羅丁弦樂四重奏於上個月,在蕭邦社舉辦的美樂聚演出兩場,兩場都有演奏他們的看家曲目蕭斯塔高維契。筆者看了第一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11月19日
看中英劇團製作《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原著、成井豐改編、江佳蒨翻譯、盧智燊導演──之前,我已看過日本電影版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8年11月15日
去年10月10日專程到臺中國家歌劇院觀賞華格納的四聯樂劇《指環》第二齣《女武神》,對這座於2016年10月開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8年11月13日
這陣子,以教育為題材的電影,可謂一部接一部,由充滿娛樂性、麻辣教師GTO派的《大師兄》,到實況式硬道理、《鏗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8年11月12日
蒲契尼遺作歌劇《杜蘭朵》,早已滾瓜爛熟,不過每次看新製作,總有新娛樂性,就是看西方設計師怎樣炮製中國背景的服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8年11月08日
香港中樂團長達16天(9月13至28日)的「音揚大川」音樂之旅,跨越京、杭、滬、寧、禪5個城市,巡演包括在北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11月07日
舞台布滿演員和舞蹈員,少說也有30多人,全體講究整齊。樂池樂隊超過20人,此外還有幕後合唱小組。是銅雀臺落成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11月06日
蒂利文再帶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到亞洲巡迴演出,今次的曲目是舒曼交響曲全集,10月27及28日在澳門文化中心演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11月05日
林村十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大坑一年一度的舞火龍,還有雨中舞麒麟、紙人教你打功夫和首次在香港展出逾3米長的《倭寇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8年11月01日
《八部半喜怒哀樂》的戲名套用了電影大師費里尼的名作《八部半》。導演泰迪羅賓自言也深受《八部半》影響,不過兩片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兆祥2018年10月31日
綠葉劇團在香港劇壇屬於新進劇團,觀眾並不熟悉,只因在本地的演出次數不多。卻不知原來該劇團的作品,在內地及其他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8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