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69 個結果
頁數:1...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林鄭稱對不起家人 拒向市民道歉

5年任期備受各界爭議的特首林鄭月娥,尚有半個月便卸任,她近日頻頻出席不同媒體節目暢談心聲,在接受彭博訪問時坦言 ...影片

信報視頻卸任在即2022年06月15日

林鄭:過去5年堅持迎難而上因「信望愛」

... 服務精神,在慶祝香港回歸25年之際,「信望愛」亦特別意義。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在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下總體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5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15日

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郵票月底發售

香港郵政本月30日推出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包括一套6枚郵票及2款郵票小型張,展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5日

馬時亨倡先與國際通關保IFC地位
本港窗口角色瀕消失 人才外流損根基

香港回歸25載,金融服務業已成為主要經濟支柱,佔本地生產總值(GDP)高達23%。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務及經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回歸25周年2022年06月15日

林鄭稱對不起家人 拒向市民道歉
公務員加薪留下屆處理 否認避事

5年任期備受各界爭議的特首林鄭月娥,尚有半個月便卸任,她近日頻頻出席不同媒體節目暢談心聲,在接受彭博訪問時坦言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06月15日

梁振英:外國勢力如細菌 一直存在香港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受訪時稱,若香港深層次、制度性的問題處理不好,恐怕之後仍會再出現如佔中、國教風波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4日

蕭澤頤:未有領導人訪港消息 警總動員處理慶回歸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未有領導人訪港消息公布,但警方會總動員處理慶祝回歸活動,確保安保行動萬無一失。 蕭澤頤稱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4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14日

林鄭:7.1前不放寬防疫措施 竭力創造領導人訪港條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行會前見記者稱,香港相對很多地方都嚴謹地防控疫情,重申直至6月底不會放寬防疫措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4日

大主席頒口罩令 議員每天自我快測

要得悉本港疫情是否有反彈跡象,除了留意每天衞生防護中心430記者會交代最新確診宗數外,立法會染疫情況亦算是重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2年06月14日

陳智思籲港積極推廣搶生意翻盤
融資角色未動搖 防疫損亞太樞紐地位

香港坐擁獨特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多年來遊走於中國內地與海外市場,居中聯繫兩面獲益。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接受訪問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回歸25周年2022年06月14日

科學館恐龍展品抵港開箱

港府為慶祝特區成立25周年,科學館由7月8日起,舉行大型恐龍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展出8組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短訊2022年06月14日

林鄭功過尚待來者論定

尚有不到一個月,林鄭月娥就卸任了,近來人們開始談論這位特區首名女行政長官的功過。觀乎上周她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方蘅2022年06月14日

中央施壓化解財富分配矛盾

... 展快 市民無感 香港回歸25年,對比5年前或25年前,市民活得更快樂嗎?對此提問,陳智思回答:「國家高速發展形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2年06月14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13日

林鄭指修訂《逃犯條例》沒錯 主事官員欠解說

尚餘大約半個月任期的特首林鄭月娥前天起一連兩天出席電台節目,回顧任內生涯及展望將來。她形容對過去5年無愧,至今 ...影片

信報視頻反修例風暴2022年06月13日

馬時亨:經濟發展難追樓價 過去25年房策失敗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無綫新聞專訪時表示,很多香港市民認為社會不公平,經濟發展追不上樓價上升速度,指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2年06月13日

政經語錄

...全文

2022年06月13日

習主席賀《大公》報慶 讚護港穩定
駱惠寧:勉勵所有愛國愛港傳媒激濁揚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昨為慶祝創刊120周年的《大公報》發賀信,讚揚《大公報》秉承「忘己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2年06月13日

頁數:1...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