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79 個結果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居屋辣㷫 連環誕綠表樓王

... 由於首置客不用繳付新辣招稅,出價亦會較進取。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12月02日

浪澄灣收888票超購13倍

... 花稅(DSD)(下稱辣招稅)達7590萬元。 浪澄灣昨天參觀示範單位人龍由樓盤一直伸延至海旁,相當誇張。發展商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28日

澳洲「辣招稅」不及香港

香港樓價高處未算高,港人要做業主難上加難,政府以用家優先為前提,推出「新辣招」以求擊退投資者,其中一招是向外地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_海外置業2016年11月26日

梁紹鴻家族首置購亞洲樓王
MOUNT NICHOLSON三伙買家曝光 慳稅1.32億

... 樓兩伙,坦言若要付新辣招稅便不會入市,並強調有自住需要,不可以投資角度來衡量。他透露,雖然MOUNT NICH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22日

瓏門頂層複式劈13%重推

... ,最高為15%,與新辣招稅率睇齊,首置客可在樓價上扣減稅款差額;其中位於1座31及32樓頂層複式A室,實用18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2016年11月19日

上月住宅連BSD成交330宗
8個月飆4.3倍 政府加辣有跡可尋

住宅市場近月表現轉活,連辣招稅的個案急增。稅務局最新公布,今年10月該局處理的連買家印花稅(BSD)個案共33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11日

陳茂波︰美若加息 港影響不大

... 投資者仍然願意支付新辣招稅買樓,陳茂波認為,現階段不宜對措施的效果太早下定論,強調最重要是緊密留意市況。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11日

嘉湖呎造9252 屋苑分層新高

... 市,可慳41.6萬元辣招稅。原業主2012年6月以217萬元買入,賬面獲利191萬元(88%)。 政府「加辣」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10日

星堤買家女兒名入市「避辣」

政府上周五突然向住宅物業「加辣」,市場頓失方向屯門星堤有買家用女兒名義入市避辣招稅。 呎造9202元 低市價5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09日

二手住宅首置客急增至七成

... 湖山莊首宗繳付15%辣招稅的成交個案。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08日

名鑄高層複式售1.55億
繳新稅2325萬 加辣後最大宗

... 地首置客,故須繳付新辣招稅(DSD)2325萬元,為「加辣」後繳交有關稅款最多的一宗買賣,金額足夠買6個九龍灣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11月08日

從汽車稅看樓市加辣

... 不過在銀紙泛濫之下,辣招稅率除非像汽車稅般加到100%以上,否則效果將一般;最後始終要看供應層面,即所謂「9.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6年11月07日

連DSD住宅成交月增47%

稅務局周三公布8月連辣招稅成交最新數字,其中首度公布連雙倍印花稅(DSD)的住宅及非住宅個案。連DSD住宅成交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簡訊2016年09月15日

天匯撻訂貨貴六百萬 1.39億沽

... 繳付3274萬元相關辣招稅款。 須付3274萬辣招稅 天匯成交紀錄顯示,33樓A室以1.3933億元售出,單位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2016年08月20日

上月三辣招稅成交量皆跌

稅務局公布,7月三項辣招稅的交易宗數按月計算皆回落,其中雙倍從價印花稅(DSD)個案「量跌價升」,7月錄得24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簡訊2016年08月11日

和富複式賣半億破頂

... 稅(SSD),但扣除辣招稅及使費後,賬面仍賺19.6萬元。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08月05日

住宅供應快達標 需求結構待優化

... 。 從需求層面看,在辣招稅及按揭收緊等重重關卡下,換樓有一定難度,高價物業承造樓按亦限制較多,因此市場的真實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6年08月01日

大澳天利苑白表蝕4萬沽

... 萬元轉售,計及使費及辣招稅,料蝕約4萬元。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簡訊2016年07月14日

BSD創16月高

稅務局周五公布5月連辣招稅成交最新數字,當中以連買家印花稅(BSD)的交易表現較佳,量價齊升,其中BSD稅項所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2016年06月11日

頁數:1...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