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9 個結果
頁數:1 2 3

反修例風波持續 調查:近15%青年現抑鬱症狀

... 龍表示,為了及早介入兒童精神健康問題,建議安排非精神科醫生的醫療服務提供者,為輪候人士提供服務,希望可以在人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01月10日

兒童焦慮 種類多樣

... 。 焦慮症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病,每100名學齡兒童便有多達8至10人患上,當中以女童的個案較多。而焦慮症本身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傅子健醫生2019年10月04日

水銀是怎樣進入體內?

... 的主食糧是魚,當地的兒童精神心理發展的確有些微受影響。 上世紀曾發生兩宗大規模的有機水銀中毒災難,一宗在伊拉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急症雜談甄家樂醫生2019年01月25日

孩子生病方程式

在過去20年間,我每年都會到上海兒童精神健康中心去作示範講座,加起來起碼見了100多個家庭。同學問我有什麼感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18年09月15日

育兒理論知易行難?

... 不可分割,互相影響。兒童精神科醫生的日常工作就是默默仔細評估,衡量各項因素,深入剖析每一個孩子的問題,然後針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黃纘昇醫生2018年09月08日

精神健康教育應從小做起

... 微杜漸。 雖然中國的兒童精神健康服務仍然主要局限在醫院之中。原來早在20年前,一些大城市醫院的精神科和兒科專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8年09月04日

泰脫險少足首露面 述困洞捱餓苦況
形容尋獲屬奇蹟 擬剃度向救人犧牲者致敬

... 少年回答的問題事前經兒童精神病學家審查,以免他們受刺激。少年亮相的節目《泰國向前進》過往主要討論軍政府表現,有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8年07月19日

齊心協力搞好香港精神健康

... 的〈黃仁龍:明年普查兒童精神健康〉的新聞。可能事有湊巧,或是天公造美,玉成香港社會有一個共識:處理青少年精神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8年04月17日

生命有什麼意義?

張老師午膳時收到陳同學的訊息,說另一個同學小靜在社交平台上寫了一段很長的留言,還附加一張手腕流血的相片。張老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8年04月10日

香港小朋友的悲歌

... 常識,但公眾未必知道兒童精神科醫生總計只得五六十人。草根階層中患有ADHD的兒童,得到專科藥物和行為輔導,真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8年04月03日

媽媽,我可以不上學嗎

你的小朋友可能也曾經試過不願上學,一般情況下,只要父母堅持及鼓勵,小朋友都會上學去,但有小部分的學童會持續拒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連凱欣醫生2018年03月27日

戒母親

... 始,就以各種理由出入兒童精神科,學校社工與教育心理學家想盡辦法協助她投入校園,但是她總是以各種藉口返回家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18年03月24日

郭家麒轟兒童精神科輪候時間過長

... 界東,當區輪候非緊急兒童精神科服務,平均需時長達3年,指事件揭露當局對過度活躍症病童及其家人支援嚴重不足,令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3月19日

不存在的聲音

「嗨,你好嗎?」鄰班的小志和我打招呼,他的嘴唇微微動了一下,我急急地低下頭,心想為什麼他今天的笑容這麼奇怪。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8年02月21日

如何幫助子女建立自信

自信心低落的現象在我會診遇到的小孩中非常普遍。很多時家長都表示不明白為何他們的子女會有這情況,尤其是常常稱讚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黃汝明醫生2018年01月24日

愛發白日夢的孩子

「小玲,請你將中文書翻到第36頁。」今次已經是林老師在同一課堂上第三次提醒小玲。小玲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老師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8年01月10日

什麼是妥瑞症?

自從當上精神科醫生後,我就總愛觀察身邊的人。某天我乘地鐵上班時,車廂裏有一位男士,他不停地擠眉弄眼,一會兒又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連凱欣醫生2017年12月27日

同學的目光

小慧最近經常缺課,每天上學前她都投訴肚痛或者頭痛,媽媽怎樣拉也拉不到她去上學。林太原先以為小慧只是身體不適,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7年12月13日

校園欺凌

最近鬧得熱哄哄的校園欺凌事件,聽聞主角父母要對學校民事訴訟追究,我不期然想到另一件欺凌事件:一名學生小學時長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陳國齡醫生2017年11月29日

恐龍「教授」的成長

一個男孩在診症室外大發脾氣。我嘗試想方法令他冷靜,忽然發現他手上拿着一本恐龍書,我就問他是不是很喜歡恐龍。他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7年11月15日

頁數:1 2 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