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575 個結果
頁數:1...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醫療人手嚴重短缺 輪候時間恥對市民

... 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國際大都會」聲譽必然大打折扣。 然而,此一權宜之計仍未能由根本上解決香港的醫護短缺問題。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樓市宇論王震宇2019年01月28日

預算案須續加強教育投資

... 1%。然而,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早已躋身發達地區,如果跟經濟合作組織國家的平均數5%比較,仍有改進空間。因此,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家樑2019年01月19日

香港「軟硬」兼備 可當大灣區文藝樞紐

... 持中西藝術文化薈萃的國際大都會地位能夠推動多元發展,多與大灣區內的藝術文化圈交流互動,或許能夠吸納的新元素,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鼎言健行朱鼎健2019年01月19日

山海觀

... 是距離郊野公園最近的國際大都會;從住宅出門半小時已經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奇妙,如此得天獨厚,大家應多多善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9年01月18日

港立足灣區確立國際優勢良機勿失

... 個由城市群組成的巨型國際大都會。 香港發展「重新定位」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還承載了國家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的戰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牛集林君南2019年01月07日

促收回粉嶺高球場32公頃地

... 為支持全民體育發展的國際大都會形象的深遠影響。 眾志指報告為填海鋪路 香港眾志發表聲明,稱小組以「多管齊下」為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9年01月01日

高球總會對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震驚

... 為支持全民體育發展的國際大都會形象的深遠影響。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12月31日

昨日大嶼

... 使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橫跨青衣、馬灣的大橋通車,改變了大嶼山交通脈搏,孤島變通途。」 他形容大嶼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海闊天空曾德成2018年12月31日

收費回報不成正比 富人窮人怨氣同源

... 居住在香港,超越所有國際大都會成為世界第一。在鐘擺的另一端,本港貧窮率逾百分之二十,平均五個港人一個窮。貧富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8年12月28日

【輪證贏家】出年見!

... 有咋咩?」對我哋身在國際大都會而又有中國節日假放嘅香港人,相信大家都習慣咗有兩個新年假放,農曆新年同新一年嘅新 ...全文

即時新聞即巿股評2018年12月21日

張建宗:受惠改革開放香港成國際大都會

... 改革開放,成功轉型為國際大都會,並成為金融、航運及物流中心。本港為配合改革開放40周年,亦會舉行連串慶祝活動,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12月18日

財富再分配必須認真探討

... 豪居住香港,超越所有國際大都會成為世界第一,第二至第五位依次是紐約、東京、洛杉磯和巴黎。 香港名副其實是富豪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8年12月17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互聯網+的合作發展

... 創新產業群及智慧灣區國際大都會為目標。 在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圈上,大灣區需要積極打造具嶺南文化特色、文化兼容的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香港經濟峰會20192018年12月10日

無縫通訊 共建智慧大灣區

... 面。 作為區內重要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國際樞紐的角色不可取代,對企業來說更是商機處處。重點是企業如何以新思維結合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香港經濟峰會20192018年12月10日

香港新聞博覽館正式開幕

... 自由流通,是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要素,展現香港成功的關鍵。原文   ...影片

信報視頻時事熱點2018年12月05日

香港新聞博覽館正式開幕

... 自由流通,是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要素,展現香港成功的關鍵,在於多元文化、廉潔公正及新聞言論自由。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12月05日

重整城市規劃 善用土地資源

大城市不斷發展,總會面臨舊區重建和覓地發展的難題。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整體土地空間只有1100平方公里,在配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龍虎山下謝國生2018年12月05日

應對中美貿戰該有的態度

... 以來都被世界各國視為國際大都會,是世界各國在中國乃至亞太區從事商業投資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基地,澳門則不然。因此,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郭榮鏗2018年11月27日

董建華籲支持「明日大嶼」助港解困

... 設成為未來世代的智能國際大都會。「可以說,我們香港下一代的福祉以及我們現時年輕人的前途,就取決於我們今天的選擇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11月27日

從全球樓市轉勢看港辣招存廢

... 裕,不論香港還是其他國際大都會,樓市已由賣家市場變為買家主導,政府應認真檢討相關轉變跟推出辣招的原意是否仍然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8年11月15日

頁數:1...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