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嘗試捧着陳冠中原著小說《建豐二年》,與甄拔濤改編及導演於前進進牛棚劇場的同名演出互相印證一下。
演出由序幕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8年08月01日
「鴻嘉寶粵藝苑」主辦演出《英烈劍中劍》,第一件事刺激我去買票的是陳鴻進任藝術總監。其次是,宣傳戲單的陳鴻進西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07月31日
克利夫蘭樂團在Franz Welser-Most的帶領下,於克利夫蘭及維也納完成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後,將全套曲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07月30日
今年香港歌劇院成立15周年,我看了他們的歌劇《卡門》。這部廣受觀眾青睞的歌劇由於香港歌星羅文曾精采演繹當中插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萱子2018年07月26日
6月中飛去越南胡志明市,聽了兩場和香港人有關的音樂會,獨特的音樂色彩與氣氛,都讓人印象深刻難忘。兩場音樂會都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07月25日
香港並不是藝術家的天堂,但畢竟人才薈萃,即使是文化沙漠,也總有一片綠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之友作品展2018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兆祥2018年07月24日
梁小島在兩年內脫離職場全心育子的情況下,在孩子的睡夢呢喃中和疲憊的深夜裏完成她的第一本書《有時是愛,有時是忍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鞠白玉2018年07月23日
飛躍演奏香港在2017/18樂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為樂迷帶來了北歐組合丹麥弦樂四重奏(Danish Strin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8年07月19日
青年粵劇演員王希穎在「文心研戲」主辦的折子戲中,老戲新設計,演了一場《打神告廟》。
民間熟悉的「王魁負桂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07月17日
今次偏離本欄的古典音樂主題,寫日本歌舞伎。要澄清歌舞伎與歌劇、歌舞劇、音樂劇或者中國戲曲不可混為一談,歌舞伎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07月16日
港樂於6月15、1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奏柴可夫斯基《洛可可變奏曲》和蕭斯塔科維契《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8年07月12日
自古以來愛情都像一場遊戲,勝敗除看策略,最簡單就是看自身的條件,有條件者自然勝券在握。比才的歌劇《卡門》中的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8年07月11日
是枝裕和導演的戲,往往在平凡細節中見人情,適宜靜心欣賞。不過,《小偷家族》雖然用一個大都市小人物,貧窮人生相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8年07月10日
香港芭蕾舞團以《芭蕾精品匯演》作為2017/8 年舞季的壓軸演出,舞目以3個獨立環節組成,分別由舞團新舊藝術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伍家嶸2018年07月09日
耀明珠劇團演粵劇《洛神》,內容環繞曹操兒子曹丕、曹植與甄宓的淒迷愛情故事,故事可以天馬行空,某些人與事則屬真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07月05日
梵志登6月和港樂演出3套節目,作為他本季的最後演出,筆者看了6月15及22日的音樂會,這次集中談兩場的交響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07月04日
近年,連續幾部出色作品,令大家多留意了印度電影,今次,這齣《起跑線》,令我們知道,印度並非只有一個Aamir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8年06月28日
於筆者而言,蕭邦與布拉姆斯都是令人心醉的鋼琴詩人,後者更是充滿悲情的浪漫。在法國五月期間,這晚聽到兩位詩人的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萱子2018年06月27日
由舊中區警署改建而成的大館,自2007年宣布活化後,終於在今年5月底正式對外開放,旋即成為參觀熱點,畢竟它位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8年06月26日
路過未來,回到現實,卻是人間無路,看不到未來。
本屆康城影展唯一入圍的華語電影《路過未來》,描寫農民工對未來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兆祥2018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