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920 個結果
頁數: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6

反恐裝甲車未配機槍

... 列法律操作。 經歷過六四事件的前學運領袖王丹在Facebook建議,如果武警真的進入香港,「建議港人迅速從街頭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8月17日

止暴治亂 刻不容緩

... 樓,相信不少人已勾起六四事件的不愉快回憶。儘管如此,嚴峻局勢未嘗不存在轉圜餘地,關鍵是香港人能否產生同理心,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9年08月15日

特朗普讓美成為最大金融操控國

... 平亂,猶如1989年六四事件!各位不妨回想當年境況,若事件繼續發展下去,可能觸發中國像前蘇聯般解體,故迫不得已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基金人語龐寶林2019年08月15日

特朗普:情報指解放軍壓港邊境

... ,因這會勾起30年前六四事件的慘痛回憶,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又指如果中方只能在派遣解放軍基礎上接受香港主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9年08月14日

中美關係面臨崩盤暫難有轉機

... 起有落,如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雙方交往就曾出現大倒退;但當時兩國高層特別是時任美國總統老布殊深明兩國關係的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9年08月10日

一國兩制下的管治危機

... ,包括香港前途談判、六四事件,以至沙士,幕幕如是。 是次管治危機較難解決,原因是反對力量沒有大台,沒有代表;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9年08月10日

罷工罷市的成本效益

... 動的罷工和1989年六四事件罷工(後來被叫停)在規模上都不能與周一的罷工相提並論。 除了差不多每星期都舉行的集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梁天卓2019年08月09日

危機處理示範

... 989年6月初時發生六四事件,香港人心惶惶,不少人申請移民海外。當時的港英政府在事件發生後約4個月便推出玫瑰園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管啟示李兆波2019年07月30日

何君堯:相信元朗不會出現大衝突

... 好事,即代表他們支持六四事件,希望悼念者從心出發,不要披着羊皮帶着豺狼本色。 對於父母墳墓被揭發部分超越認可殯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26日

鮑樸:平庸技術官僚須為流血負責

... 。鮑樸強調李鵬需要為六四事件負上責任,若沒有李鵬,只有鄧小平「一個巴掌拍不響」,亦不會有六四事件。 何俊仁:推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7月24日

周內出殯港澳同下半旗
「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評價跟喬石萬里看齊

...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六四事件後江澤民上台,李鵬繼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殫精竭慮」,鄧小平1992年發表南方談話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7月24日

李鵬病逝 鎮壓背污名
新華社訃告淡化六四決策角色

... 的訃告卻點出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中的角色,淡化李鵬的突出作用。 由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聯合發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7月24日

九七陪江澤民赴港 為董建華監誓

... 鵬與香港有不少淵源,六四事件之後西方國家經濟制裁中國,亦不願與李鵬打交道,李鵬在1991年9月和訪京的時任英國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7月24日

力推三峽大壩工程 人大低票通過

李鵬一生有兩大爭議點,除了六四事件之外,就是世紀工程三峽大壩。李鵬在六四事件後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任期內領導中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7月24日

王丹:六四翻案未因李鵬逝世放棄

... 史的恥辱柱上,未來「六四事件」翻案,對他的責任追究不會因為他的死亡而放棄。 另外,八九學運領袖吾爾開希亦表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23日

參與六四事件 李鵬頒令北京戒嚴

國務院前總理李鵬在任近10年,任內最具爭議的事跡,便是參與「六四事件」,其中一句「我們沒有塑膠子彈」成為名言,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23日

王藏轉載何韻詩發言片曾被帶走

北京異見詩人王藏【圖】因近日透過Twitter發布關於香港「反送中」遊行和「六四事件」等資訊,又轉載香港歌手何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簡訊2019年07月13日

台網路書店關鍵字 「香港」上榜

... 店總編輯何曼瑄表示,六四事件30周年令關於中國的議題不斷,許多出版品圍繞中國帶來影響的討論上,而近日香港反逃犯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09日

香港學校生命教育價值在哪裏

... 天天仇共。文革傷痕、六四事件,是抓緊不放,永不言倦,要向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感性說教,中國政府沒有最惡,只有一路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漢權2019年07月06日

北京宜以「一國」制動「兩制」

... 審。 二、1989年六四事件對港人造成深刻創傷,已為很多家庭教育下一代的必然部分,不能期望年輕人完全信任中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伯農2019年07月06日

頁數: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