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860 個結果
頁數: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3

陸配偶明起可經小三通到台

... 的大陸客能早日到金門自由行。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簡訊2023年07月19日

37陸生周六赴台 馬英九親接待

... 台灣開放大陸客赴金馬自由行試水溫。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3年07月15日

建築文化遊

... 遍及北海道和東京,全自由行形式,挑戰蠻大,慶幸一切順利。 更重要,這次由我策劃,希望來一次純建築藝術和文化深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單線雙情單志民2023年06月17日

誰人發明「軟對抗」?

... 從來存在,由針對內地自由行旅客的踢篋,到各方各面歧視內地人或新移民,可謂罄竹難書,不過之前僅以「兩地矛盾」形容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3年06月08日

香港經濟復甦需要撐住本地消費

... 。自從內地開啟香港「自由行」以來,香港居民對此感受頗深。 如果說,外來消費是「火」,令人看到人山人海的火爆場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維港鐘鳴屠海鳴2023年06月06日

西九面向亞太 非單吸內地客

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西九文化區成為不少內地自由行旅客熱點,對於外界覺得政府打造西九似乎傾向聚焦吸引內地訪客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2023年06月05日

中方指美國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

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的中國代表團,反駁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對話會期間的言論,指其多次對中國進行不實指責。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6月03日

外媒指港法治受損 律政司斥誤導

... ,形容裁決讓當局「更自由行事」,為一個不羞於囚禁人民的政府開立「空頭支票」。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去信《華日》斥責該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3年05月23日

唐英年vs失業率

... 後浴火重生,中央頒布自由行、CEPA等中港經濟融通政策陸續出台,失業率才逐漸由高位回落,惟確實從未降至3%以下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3年05月19日

香港如何推動疫後經濟增長

... 當中的年輕人多了、「自由行」多了、「沉浸式旅遊」多了,香港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才能滿足未來內地遊客的需求。 第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維港鐘鳴屠海鳴2023年05月16日

血洗美教堂 台裔槍手控98罪

... 中45項是以武力妨礙自由行使宗教信仰,導致一人死亡及殺害其他44人未遂;另外還有使用武器和爆炸品,以及強行妨礙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3年05月13日

全國重啟赴港澳團隊旅遊簽注

... 2萬旅客訪港,當中以自由行旅客為主,跟團旅客只佔1.4萬人;本港旅遊業處於復甦起步階段,業界的共同目標是吸引多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3年05月12日

從「掠水市集」看消費市場

... 迫,加上2003年後自由行旅客湧入,以致很多休閒娛樂場景皆採取旅客導向及高消費導向,基層家庭「找樂子」選擇有限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3年05月09日

日本黃金周

... 樹長出綠葉了。 這趟自由行,只能隨機應變,行程改了又改,酒店預約又取消,周而復始,已不知改了多少次,最終還是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單線雙情單志民2023年05月06日

美息短期難下調 港股反撲屬虛火

... 都比較克制,主攻內地自由行旅客的九龍倉置業(01997),股價逆市下挫1.4%,收報43.75元。 至於依靠內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恒昇2023年05月05日

另一種衰退

... 是,幸有2003年的自由行讓經濟見底回升(中央政府的上帝之手)。2008年的美國也讓人十分擔心,幸有美國聯儲局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價值物語郝承林2023年05月05日

「五月魔咒」慎防乾升跌假突破

... 消費有一定刺激,無疑自由行及個人消費模式出現變化,反映內地消費者漸趨成熟,一如澳門博彩收入從過往高峰大幅回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23年05月02日

黃金周兩日69萬客訪港現人潮

... 分之一。 大批內地自由行旅客前往尖沙咀廣東道一帶購物,就本報記者現場所見,昨日下午廣東道人頭湧湧,各大名店均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3年05月01日

窮得只能去日本

... 。未全面開放外國遊客自由行之前,一直靠本地遊客撐住。可是當地人也只能趁長假期出遊,旅館在大部分日子都沒有客人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23年05月01日

頁數: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