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是一個舊區,也是一個具本土文化氣息的地方。廟街的小販地攤,以至2012年重開的油麻地戲院,各個地點都有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8年02月22日
由余隆擔任藝術委員會主席,馬友友擔任藝術總監的2018年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為期9天(1月11至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02月21日
每年的金球獎和奧斯卡,總會有一些禁忌話題電影大出風頭,今年的《忘形水》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都引起頗多注意。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8年02月20日
余振球監製、導演兼任舞台設計,張飛帆編劇,倪秉郎、陳志雲主演,劇場空間20周年製作《主席萬歲》,主題是陳志雲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8年02月15日
今年的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有一場名為「維也納時光」的音樂會,顧名思義,奏的大多是德奧作曲家(莫扎特、布拉姆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李夢2018年02月14日
元末群雄並起,北漢王陳友諒與姑蘇王張士誠意圖結成姻親,合兵對付金陵朱元璋。朱營派大將華雲龍冒充張士誠兒子,前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02月13日
港樂的《指環》上月以《諸神的黃昏》圓滿落幕,確是漸入佳境。筆者看了1月18日的頭場,樂隊應付到4小時多的艱辛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02月12日
香港管弦樂團自2015年1月開始,前後用了3年多的時間,奏完華格納的連篇《指環》4部樂劇,最後一部《諸神的黃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02月08日
1月12日去大會堂劇院看了陳慶恩作曲、意珩根據著名作家徐訏(1908-1980)的中篇小說《鬼戀》編劇、尾友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8年02月07日
中英劇團的《黃色小鴨》,講小黃鴨之父(也是林建鋒議員──劇中梁栢濤兼飾的鋒仔──之父)林亮,作為香港玩具製造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8年02月06日
看東野圭吾的小說,自然會在腦內浮現電影畫面,當日看《解憂雜貨店》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不過,讀後卻得出「這本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8年02月05日
一向愛聽古典音樂,近年看多了musical,主要是音樂劇的市場近年頗蓬勃,往時外國來港的big product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8年02月01日
時隔一年,陳冠希以藝術家身份登堂入室在中國公認目前最好的私營美術館搞個展,這是繼上次在尤倫斯商店裏的攝影展ak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鞠白玉2018年01月31日
北風與太陽比試,誰能脫下路人的外衣,誰的力量最強。演員吳倩衡舞大旗功架,象徵呼呼颳大風,路人吳國華拚命抗風,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8年01月30日
香港國際室樂節已去到第九屆,繼續以熱門冷門並全、包攬不同樂器編制的方針選曲,表演陣容亦再度以林昭亮帶領的新知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8年01月29日
陪太太欣賞聖彼得堡俄羅斯芭蕾舞劇院演出《天鵝湖》,其實我是芭蕾舞門外漢,更有成見:芭蕾舞劇看了20分鐘,就所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8年01月25日
英文維基百科對愛爾蘭戲劇Stones in His Pockets的表述非常妥貼——Tragicomedy,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8年01月24日
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和國光劇團的擊樂劇場《木蘭》,去年6月中於莫斯科第25屆契柯夫國際劇場藝術節演出3場,既叫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8年01月23日
白蛇的故事,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歷代以來都有人改編,從唐代傳奇到宋代話本,從戲劇到電影,如今成為現代舞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劍梅2018年01月22日
來自丹麥的六人無伴奏合唱男子組合Basix(中文名為「悲喜人聲」)成軍於1995年,曾獲多個國際當代無伴奏合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8年0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