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年年有,今年全集特別多。上月才在香港演藝學院,花了12小時聽完由「維港音樂節」舉辦,共9位本地及海外鋼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7年10月30日
廣州交響樂團9月24日在星海音樂廳舉行60周年慶典音樂會翌日,隨即在廣交的大樓舉行為期兩天的第3屆「中國樂團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7年10月26日
好久沒看到那麼激動的場面了。
崇禎皇帝怒吼:「該死!要死!開刀!」袁崇煥罪名不是「莫須有」,是「叛逆」。
明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0月25日
香港樂迷剛受了兩大衝擊,郎朗取消了和柏林愛樂的巡迴,算是一個8號風球,杜達美「被取消」和Simon Boliv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7年10月23日
我所獲得的宣傳資訊是這樣的:「今次的舞台一分為二,分作香港區及台南區,兩位演員各自在自己的演區演戲,兩方的觀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7年10月19日
香港小交響樂團於9月30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韓德爾的神曲《以色列人在埃及》,規模較一般合唱音樂會要大,6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7年10月18日
上月我看了香港舞蹈團的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日場。《觀自在》分別由羅永暉的《無極山水》、曾文通的《山海行深》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7年10月17日
翻看楊東龍的畫稿,發現這兩句:「在沉默的騷動中,(她們)以為看到(了)對方」,其中刪去了「她們」和「了」字。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昌明2017年10月16日
最近鮮浪潮舉行「胭脂不解紅塵──托迪希恩斯回顧展」,放映美國著名導演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歷年7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靜怡2017年10月12日
一個紀錄劇場藝術的國際研討會上,主辦單位多方援引羅伯里(Robert Leach)的發現,指出此劇種得以稱為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劍梅2017年10月11日
黑盒,即小劇場,公演一個多小時的粵劇《霸王別姬》。座位約100,觀眾與舞台與演員的距離貼近,演員眼轉眉動,以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0月10日
2011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冠軍得主,年僅26歲的Daniil Trifonov初次來港,9月28日於文化中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7年10月09日
從1940到2017年,孔子也有不同演繹!
在1940年,費穆導演的電影《孔夫子》於上海公映,翌年也曾在香港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獎2017年10月03日
王羽佳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第二場音樂會是9月6日的「王羽佳室樂之夜」,參加演出的有港樂首席小提琴家王敬、首席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7年10月02日
近年,隨着科技的成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歐美等地的大歌劇院紛紛直播現場演出。此舉是為推廣歌劇,接觸新的觀眾群,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7年09月28日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年代,音樂流通速度與數量大大提升,不同文化的隔閡減少,各種民族樂器與西方「古典」樂器結合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7年09月27日
粵劇《紅樓夢》演得多,都從黛玉進府演到寶玉哭靈,這次「雙蓮華粵劇社」主辦的也不例外,我主要不在看「演什麼」,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9月26日
大部分聽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樂迷、甚至彈它們的鋼琴家,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只聽有「別名」的,例如《月光》、《悲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7年09月25日
20年前無法理解趙半狄的人,今天還是不能理解他。但好在這位藝術家的工作也從來不是為了人們能夠理解。12年前我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鞠白玉2017年09月21日
翻新戲曲經典,將膾炙人口的傳統粵劇《再世紅梅記》演繹成現代話劇《紅梅再世》(下稱《紅梅》),作為香港話劇團4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7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