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58 個結果
頁數:1 2 3

「林鄭概念」需要合理的開支表和時間表

... 西部鐵路、北環線接入新皇崗口岸、東鐵線延伸至羅湖、尖鼻咀至白泥捷運系統等等。 林鄭又提出「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0月07日

港北部建都會區增19萬伙住宅

... 園向北伸延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把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1施政報告──港深共融2021年10月07日

【施政報告】林鄭:北部都會區不能代替明日大嶼計劃

... 線向北伸延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增設非過境的羅湖南站。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建設北部都會區 容納250萬人居住

... 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另外,土地供應對北部都會區的創科發展非常重要,《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善用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消息:北部都會區運輸系統有待進一步研究

... 園向北伸延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以及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至粉嶺多個新鐵路站等,惟初步階段僅提出方向,全數項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06日

【異動股】中國建築炒高逾7% 施政提多項基建

... 創科園,及延伸至深圳新皇崗口岸。 立即試用EJFQ「信號」全方位股票分析系統,運用100+選股條件篩選值博股! ...全文

即時新聞港股直擊2021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建新田科技城發揮科技產業群聚效應

... 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探討東鐵線伸延 深圳設一地兩檢口岸

... 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3)探討將東鐵線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06日

新界北大興土木 埋單計數見真章

... 率,2023年落成的新皇崗口岸將採用嶄新的「兩地一檢」,便利兩地民眾交往。 「明日大嶼」填海造島預算耗資600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1年10月06日

五招解住屋難 保10年後土供充裕

... 保配套足夠。她指出,新皇崗口岸需時2至3年建成,該地段鄰近深港創科發展區,政府要研究最適合發展的土地用途,若今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1年07月16日

林鄭:本屆政府難以重推一手樓空置稅

... 亦要確保配套足夠,而新皇崗口岸需時2、3年建成,港府會整體研究,並指將土地興建房屋,或會「影響大局」,因為該地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07月15日

李家超:深圳灣口岸擬本月內貨運24小時通關

... 政府計劃在位於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實施類似深圳灣口岸的「一地兩檢」,至於其他港珠澳口岸能否同樣實施一地兩檢,要視乎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12月01日

施政報告標誌一國兩制新階段

... 並參與其運營發展,在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和釋放香港口岸區土地作其他用途,以及研究在港深陸路口岸實施「港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0年11月27日

訪京7大成果 不離中港融合

... 實「跨境理財通」。 新皇崗口岸採一地兩檢 金融方面,中央支持加深兩地金融「互聯互通」, 逐步擴大「互聯互通」合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拓大灣區2020年11月26日

贏間廠輸粒糖

... 崗口岸,在位處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同上。 五、「中央支持廣東省聯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及有關商會,為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0年11月26日

港車北上不設限 配合屯赤隧道開通

... 開研究,在位於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安排,以釋放香港落馬洲管制站逾2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 至於其他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0年11月26日

【施政報告】林鄭:與深圳合推多項跨境聯繫計劃

... 開研究,在位處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安排,以釋放香港落馬洲管制站超過2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 • 支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11月25日

【施政報告】林鄭:中央支持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

... 崗口岸,在位處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以釋放香港口岸區超過2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並於稍後進一步共同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11月25日

頁數:1 2 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