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678 個結果
頁數:1...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王永平:公務員可以個人身份行使政治權

... 永平認為,政府應該就反修例事件作出反省。公務員同時是香港市民,若他們想法與其他市民無分別,認為政府做得不對,希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8月02日

香港從來都靠「外部經濟勢力」

... 可大可小的麻煩。就如反修例事件,內地起初是完全禁絕報道,後來愈搞愈大,報道開始出現,方向是將抗爭定性為由外部勢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曾國平2019年08月02日

如何展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

... 會,調查各主要衝突及反修例事件的來龍去脈。 檢視警民衝突及社運發展 此項訴求最初是由示威人士、反修例的民間團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19年07月30日

經濟牌打得響?

... 人一起努力守護。 在反修例事件中飽受批評的建制派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嘗試逆轉民意的機會,眼見經濟下行,醞釀把責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9年07月29日

反修例下的醫院

... 身。 工程規劃延遲 反修例事件對醫院的影響至少有三方面。 一、擴院計劃 有4間醫院剛剛差不多排到立法會財務委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者之言天峯醫生2019年07月27日

反修例受壓企業逐個捉

... 朗襲擊累及新地港鐵 反修例事件爆發至今,政府如同在接連製造更大的社會危機,來掩飾一個政治危機的管治荒謬,終於令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9年07月25日

台北促港府簽司法互助協議打擊罪犯

... 一名官員透露,受香港反修例事件影響,台灣司法單位對港方事務不願多做評論,以免遭人誤會、扭曲,但將疑犯繩之以法是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18日

蔡海偉:政府迴避反修例只會激起民憤

... 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反修例事件,蔡海偉表示贊成,但指調查不應針對任何一方,要反面看待事件。同時提出,特首及各司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13日

民建聯區議員倡高官「睇牆」

... 例等政治議題,批評把反修例事件焦點放於青年並不公平。她又指出,林鄭月娥至今仍未回應示威者5項訴求,亦未有官員鞠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9年07月12日

吳思諾批林鄭諉過青發委「斷錯症」

... 例等政治議題,認為將反修例事件焦點放於青年並不公平。 她又指,林鄭月娥至今仍未回應示威者5項訴求,亦未有官員鞠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11日

關注組織歡迎屯公自娛區「壽終正寢」

... 園不雅行為,不過最近反修例事件令警隊人手不足,之後會重啟行動。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09日

美著名學者讚港人氣節

... 他形容,香港年輕人在反修例事件中,展現了莫大的勇氣及氣節。但他亦指出,對於中國的逼迫,抗爭者至今仍然無計可施。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9年07月08日

學界:閉門對話僅公關伎倆

... 平時多數十倍,其中與反修例事件有關的個案佔一半。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9年07月08日

張建宗重申林鄭有誠意與各階層對話

日前中大及科大學生會拒絕政府邀請他們就近日反修例事件閉門會議,要求對話在公開、全民參與下進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05日

譚耀宗質疑特首與泛民衝擊期間溝通非好時機

... 中央政府不會因為今次反修例事件收緊對港管治政策,亦一貫希望香港繼續發展。他形容事件未發生前,特區政府管治已經愈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7月02日

團體發起「撐警集會」 市民穿白衫藍衫支持

... 會。 有支持者認為,反修例事件有人顛倒黑白,更超越界線,警察保護市民及維持秩序,現時卻受盡侮辱,因此前來撐警隊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6月30日

郭台銘譴責港警武力對待民眾

... 事長蔡明興表示,香港反修例事件對景氣有影響,觀察到港元隔夜拆息「近期跳上來很多」,反映有資金滙出壓力,富邦金經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6月15日

蔡拒藉修例作引渡 台發旅港提醒

... 蔡英文連續5天就香港反修例事件發聲,昨首度面對記者發表談話。她說,看到香港警方用催淚彈、橡膠子彈對待民眾,「讓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6月14日

頁數:1...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