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人工智能(AI)「幻覺」事件,反映了不少人的偏見:用人工智能做研究,就是學術造假。不論是香港還是美國,就算 ...全文
上周末,白宮在社交網絡引述友好傳媒的標題〈聯儲局研究證明特朗普貿易政策正確:150年的證據指出關稅降低通脹〉( ...全文
香港競委會於星期三公布,將與外賣平台Keeta達成解決方案,安排分兩步進行,先由企業自願調整與餐廳的合約條款, ...全文
港大爆出「論文造假」事件,一篇學報文章引用了不存在的文獻。事件牽涉知名教授兼大學高層,引起廣泛討論,奈何參與討 ...全文
最近有讀者傳來一篇有關美國小費現象的新聞,問我有什麼看法。讀者問及,才想起十多年前在友報專欄寫了一篇〈難以解釋 ...全文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不久,一位著名宏觀經濟學者到美國眾議院作證時有令人難忘的一句:「如果你有一個既有趣又邏輯 ...全文
幾個月前,關稅加得如火如荼,「大而美法案」在議會通過。當時美債長息反覆上升,加上美元貶值,看似山雨欲來,不少人 ...全文
「我今年22歲,已成立兩家公司,合計市值超過2000萬美元。我把母校簽成客戶,與億萬富翁導師建立連結,並取得史 ...全文
一些傳媒引用的數字,來歷不明,但由於數字震撼,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最近一個例子是「美國收入最高的一成人撐起一半 ...全文
戰爭期間,資源減少,政府都會以保持國民士氣為理由,實行基本物資的配給(rationing)。 經濟學者羅賓斯勳 ...全文
幾年前因手頭上的研究項目有一些繁瑣程序需要完成,於是聘請了一個研究助理,付出了幾十小時高於最低工資的薪金。 今 ...全文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社會主義如日中天,煤礦國有化是英國當時的一個重要議題。私人還是政府營運更有效率?要解答這個實 ...全文
美國政府停擺,經濟數據也跟隨停擺。例如最近風雨飄搖的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 ...全文
「經濟學的許多模型,假設人類完全理性,總能做出最佳決策,只是現實中的人受情感、偏見、資訊不完整影響,行為往往非 ...全文
暫時放下白宮經濟顧問職責、剛上任聯儲局理事的米蘭(Stephen I. Miran),在首次參與議息會議並投下 ...全文
在美國大學讀書或工作,而又不是在美國出生的,都會相當熟悉H1-B這種工作簽證。簽證的用意是讓美國可以聘請到外國 ...全文
一如市場所料,聯儲局在今個星期的會議後宣布減息四分一厘。而同樣是意料中事,剛被委任成為理事,同時亦為美國總統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