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醫學發展,很多專科都會發展出不同的亞專科,讓一些病情比較複雜的病人得到更恰當的醫治。兒科也是如此,兒童呼吸 ...全文
本港人口漸趨老化,到2020年,65歲以上的長者會佔全港人口約17.5%,至2030年估計增長至25%。 骨科 ...全文
突如其來的意外受傷或疾病往往令忙碌的生活更加措手不及。平日相熟的醫生可能已經下班或在公眾假期休息,又或者情況嚴 ...全文
2018年對筆者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從醫學院畢業不經不覺已20個年頭。頭15年一直服務於公營醫療部門,5年前 ...全文
病人看醫生,總想盡快藥到病除,然而要做到這點,必須有精確的診斷作為基礎。醫學診斷,靠的是問症、臨床檢驗和各種適 ...全文
毛澤東、牙擦拳王阿里、影星米高霍士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患有柏金遜症;強如國家的領袖或偉大的拳手,在這個病的煎 ...全文
養和醫院院歌《我是驕陽》由區瑞強先生及鄭鳴先生作曲,鄭國江先生填詞,深刻概括養和上下對醫療的抱負。讓我借用這首 ...全文
是一個炎熱夏天的黃昏,火紅的太陽還沒有下山,在醫院工作剛剛完畢,拖着懶洋洋的身體準備回家,但還留戀着醫院清涼的 ...全文
適逢今年世界過敏周的主題是濕疹,揭示了過敏患者生活上所遇到的種種實際困難。當中幾位我所診治的病人便是活生生的例 ...全文
自我有記憶以來,一直都希望像父親一樣成為醫生,這是我幼年唯一的目標,並專心一意向此目標邁進。我順利於1964年 ...全文
曹延洲醫生曾經在〈唔係小兒科!〉中寫道:兒童在成長階段,他的人生旅程會經歷各種身體和心理的變化。眼睛佔身體部分 ...全文
本港市民遲婚和遲生育,造成生育率顯著偏低,經濟環境、社會狀況、世俗風氣趨勢等都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政府亦提 ...全文
小時候,已經很想成為一位外科醫生。雖然當時也不太清楚外科醫生真正的工作是怎樣的,也沒有清楚了解外科的每一個專科 ...全文
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不少方便,而尖端科技已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以加強效率及成效。醫學界也 ...全文
十多年前,「人工受孕」在香港並不常聽到,隨着港人結婚年齡延遲、環境污染和生活壓力愈來愈大,這些原因都有機會影響 ...全文
我們經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很多人認為眼睛能透露靈魂散發的訊息,也有些人認為只要看一個人的眼神便知道他有沒有 ...全文
我行醫多年期間,最多病人問我的問題是:「我個病有冇得醫?」因為我的病人都是患上癌症,問這個問題當然可以理解。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