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1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諾貝爾獎不是給中醫?

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一位研究「青蒿素」的科學家屠呦呦,可是自她獲獎之後,中醫界爭論不休,爭論這個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李宇銘博士2017年02月10日

學中醫兩要素

從事中醫教育有年,經常遇到對中醫學感興趣的人相詢:「中醫學博大精深,我們是否能學好中醫呢?如何才能成為好中醫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吳梓新博士2017年01月13日

剖析三九天灸

近年,夏季進行的「三伏天灸」在香港日漸普及,更被奉為老少皆宜的保健活動。冬季將至,你有聽過「三九天灸」嗎﹖「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梁晶博士 2016年12月16日

不時之風

今年中秋之後打了幾個颱風,因過了風季,不合時宜,故稱為不時之風。 老祖宗的後天八卦,早把地理位置、氣候,很詳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蔡昕宏博士2016年11月18日

認識月經前後諸證

月經前後諸證是指經行前後及經期,周期性反覆出現的一些身體症狀,常見的有:乳房脹痛、泄瀉、肢體浮腫、 頭痛、身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陳詩雅醫師2016年10月14日

如何理解中醫辨證

相信不少人都對中醫師的講解似懂非懂,對於醫師來說,解釋肝腎陰虛、肝氣犯脾、太陽經證等,求診者通常都聽不明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嚴韻詩博士2016年09月09日

中風中醫藥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也是主要的成年人致殘的原因。平均每日有60人初次或再次中風,按年計則約有25000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陳俊偉博士2016年08月12日

剖析天灸

近年「天灸」日漸在香港普及,更被奉為老少皆宜的保健活動,到底天灸是什麼呢?它的理論依據為何?為何可以起保健強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梁晶博士 2016年07月15日

煎煮中藥學問

《本草綱目》中提到:「凡服湯藥者,雖品味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鹵莽造次,水質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嚴韻詩博士2016年06月03日

不孕症淺談

現代人生活忙碌,女性更加在職場上獨當一面,應付繁忙工作之餘也要平衡家庭和心理壓力,不單長期在冷氣環境工作,加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嚴韻詩博士2016年05月06日

以方測證之謬

中醫有一個術語叫「以方測證」,是指從藥方反推其病的原因。比如有些患者曾經吃過某藥方治好自己的病,於是拿着這藥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大醫論李宇銘博士2016年04月08日

頁數:1 2 3 4 5 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