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有漢墓「十室九空」之說, 在江西南昌發掘出漢朝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皇帝漢廢帝劉賀的墓穴,歷經2000多年仍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20日
近年隨着網絡的興起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轉變,香港雜誌刊物生存的空間彷彿愈來愈小。然而在這彈丸之地,有一本刊物卻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9日
在文化界浸淫了40年的本地作家沈西城,5歲來港,接受英式教育。七十年代初遠赴日本,研習日語,回港後從事文字工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8日
「雖然香港並非位列全球熱門攝影城市(名列前茅的有紐約及歐洲各大都會),但事實上香港確是視覺上最多元、最上鏡的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5日
維也納是舉世知名的音樂之都,每年前仆後繼前往欣賞音樂會的樂迷不計其數,其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更是當地文化標誌。今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4日
油街實現的藝遊鄰里計劃來到第六屆,最新一個活動是「柒紙媒──紙上北角」。因油街實現,不少觀眾對北角因而認識更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3日
卡記最討厭的就是藝術博覽會,雖然能一次過欣賞許多珍貴和有趣的藝術品,然而那些觀展設定卻不敢恭維,小小的空間內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2日
習近平上場後,外界「文革復辟」的評論不絕於耳,從對維權人士的打壓,媒體「必須姓黨」的更強烈新聞監控,以及把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11日
《禮記.學記》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人耳熟能詳。玉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於深山中,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08日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所需,然而在這個城市中,能有一個自己的巢卻是奢侈品,有些人窮盡一生努力,也負擔不起一個屬於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07日
大多數人看藝術,都希望欣賞開心美好的畫面,看起來讓人覺得愉悅,充滿希望。對於悲傷或醜陋的事物,總是令人抗拒和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06日
每個人天生都有藝術潛能,譬如透過繪畫感受自己、與內在對話,如果能創造一個自由的繪畫空間、從小栽培和給予孩子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05日
琵琶是中國流行很廣的彈撥樂器,在唐代更展開了其高峰期,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其著名詩篇《琵琶行》曾形容琵琶演奏及其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7月04日
十五世紀初期在意大利興起,後來遍及全歐洲的文藝復興,影響人類生活每一層面,包括畫作、雕塑、建築、歌劇等。人文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30日
在哲學討論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兩難的倫理題,當兩種倫理準則在某種情況產生矛盾,人會作出如何選擇?比較知名的一條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9日
香港管弦樂團2016/17樂季將於9月開展。今年為樂迷帶來7個系列共29個節目。當中樂季揭幕音樂會由國際大提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8日
卡記外出訪問時,聽得最多的就是「紙媒沒落」的論調。年輕一代已很少有買報紙的習慣,很多時候都是在網上平台閱讀他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7日
說起影響當代繪畫藝術的人物,不少人都會立刻想起安迪華荷(Andy Warhol), 另一位藝術大師羅伯特.勞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4日
攝影大師何藩於上周日離世,許多人都為此深感惋惜。近年攝影器材普及,人人都爭相留下本地風景,一個又一個年輕攝影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3日
自七十年代,電子藝術逐漸蓬勃,顛覆傳統的油畫、雕塑、音樂等媒介,新穎形式如數碼化裝置藝術、虛擬現實等推陳出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