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38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從住屋與食物到社區沙漠

... 大跌逾30萬人,例如公屋租金為1500元,假設市租租金為3100元,則政府便說租戶得到1600元「資助」,租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鄒崇銘2016年07月25日

公屋九月加租一成 戶均170元

... 輝並首度表示,可檢討公屋租金調整機制。 年審改每2年一次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周五下午進行約3小時會議,討論公屋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2016年07月09日

公屋料9月加租一成無寬免

... 房委會完成2年一次的公屋租金檢討工作,消息人士透露,在抽查2.4萬個公屋住戶收入數據後,發現平均月入由2013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06月28日

張炳良暫拒公屋減租紓困

現行公屋租金按《房屋條例》每兩年檢討一次,並按租戶家庭收入變動調整,自2008年新機制落實至今租金累增26.5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16年06月23日

可加可減僅卸責機制

... 08年起,房委會實施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先後於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加租,其中2012年和2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潤達2016年05月28日

云爾錄 :團體籲檢討公屋加租機制

... 視住戶承擔能力,檢討公屋租金的調整機制;有傳加幅約10%。 街工黃潤達指出,上年度房委會在公屋項目雖有2800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05月23日

政府不改貧窮線 林鄭拒跪低論

扶貧委員會前日擱置深化貧窮線分析框架,包括把公屋租金差額計算為收入,有委員感意外。委員會主席兼政務司司長林鄭月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27日

修訂貧窮線 公屋福利或當收入

扶貧委員會下周一預計開會討論修訂貧窮線,多間傳媒引述消息稱,政府傾向支持將公屋租金津貼納入住戶收入,以計算貧窮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23日

同是深深不忿

... 局局長孫明揚出席一個公屋租金的公眾論壇途中,座駕在論壇場外遭請願者包圍,孫被困車廂近三小後亦是由警方協助脫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官滾江湖歷名2016年03月24日

設劏房評分制保障租戶

香港基層住屋問題愈發嚴峻,私樓租金升幅和公屋輪候宗數同時居高不下。無法進入公屋系統的基層市民滯留在私人租務市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楊穎姿2016年02月29日

綜援料復雙糧 公屋免租斷纜

... 8年起未曾間斷的代繳公屋租金1至2個月,則很大可能會「斷纜」。 近年庫房水浸,曾俊華去年在預算案中「派糖」34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財政預算案前瞻2016年02月20日

新移民盼安居 渴望配新公屋

家住元朗村屋的雯雯,一家三口排隊輪候公屋,等了3年,最近終獲編配屯門一個舊公屋單位,「但上星期睇樓時,入到間屋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01月12日

N無五人戶津貼加至1.4萬

... ,調升入息上限是因應公屋租金上調及通脹等因素。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01月05日

從補置計劃談起

... 政策,目前不同地區的公屋租金,差距實在太小。 2015年公屋每平方米租金分別是新界49元、九龍61元、香港55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志強2015年11月30日

夾心人之苦

... 不過認為目前低於市價公屋租金亦有同樣弊病,但不見有大規模做法。筆者以為兩者不同。便宜租金對住戶只是幫助儲蓄,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夾心人卓文2015年11月23日

梁振英稱無放棄撤積金對沖

... 租金津貼,補貼私樓與公屋租金差額。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簡訊2015年11月11日

珍重

... 保育爭議、屋苑圍標、公屋租金檢討等民生相關的議題,都成為我主要的採訪方向。 偶然的機會讓我加入這個大家庭,仍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女播天下郭詠琴2015年10月23日

金針集 : 「迎難而上」是創科局的宿命

... 包括綜援出三糧、代繳公屋租金等綑綁,議員想派糖予市民就要先放行創科局,誰知計劃又失敗,不管是激進派還是泛民都不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5年07月08日

頁數:1 2 3 4 5 6 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