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屬較低水平,因區內公營房屋比例高,發展商難以作「高檔次」發展。 趙估計,填海後土地可於10至20年內為庫房帶 ...全文
... 萬元。 趙錦權解釋,公營房屋比例較高,私樓發展商難以「高檔次」發展,故呎價相對較低。不過,由於政府尚未有詳細規 ...全文
... 特區政府非常願意多建公營房屋,有了新房屋定價後,出售的資助房屋是巿民「買得起」、「供得起」。至於土地供應專責小 ...全文
... 以求在短期內可以增加公營房屋單位。 他又稱,應積極推動過渡性房屋,為過渡性房屋計劃拆牆鬆綁;同時,成立「過渡性 ...全文
... 等閒置土地,以及增建公營房屋。職工盟則要求林鄭月娥正視勞工階層苦況,例如應向政府外判工人引入「生活工資」,即時 ...全文
... 情況呢?原來,香港的公營房屋供應出現了「大落後」的情況。 事實上,公營房屋的供應可以用「愈追愈落後」來形容。政 ...全文
... 才可買一個單位;然後公營房屋無論怎樣興建,也趕不上新移民的強大需求,香港平均輪候公屋的時間由以前的3年變成現在 ...全文
... 8萬個單位(近七成為公營房屋),可容納約18.8萬人口。 他指出,原計劃分六期,現壓縮為分兩個階段進行,首階段 ...全文
... 兆堅擔心,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供應目標為31.5萬伙,惟政府只能興建約24.8萬個單位,料輪候公屋的三年上樓目 ...全文
... 二、按私樓住戶(不計公營房屋住戶)家庭月入中位數計算;三、按當前按揭利率計算;四、七成按揭;五、還款期20年。 ...全文
... 房屋單位,當中七成是公營房屋,可以容納的新增人口達到18萬,提供約4萬個就業機會,預計2023年首批居民入伙, ...全文
... 誤會住屋需求下跌。 公營房屋愈追愈落後 問到住屋需求被低估多少,團結香港基金稱難以準確預料,但根據2013年至 ...全文
社會對公營房屋的需求殷切,政府有意將4幅位於上水及粉嶺的工業、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分別由房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