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14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從語文中心衝擊事件 看本地語言學習

上月,某大學發生了學生包圍語文中心,以抗議普通話評核結果的事件。期間學生對師長作出不禮貌言行,引起了社會不少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梁亦華2018年03月03日

探討香港教育不足之處(下)

筆者認同香港教育有關方面投入資源的誠意,以及優秀教師團隊的悉心付出和成果。但另一方面香港教育的問題,包括現在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高家裕2018年03月02日

除TSA操練誘因 禁絕比較機會

香港小學生的學業壓力沉重,功課繁多,是誰都不能否定的事實。過度壓力不僅帶來幼童的情緒困擾,而且長遠而言,會導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葉建源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2018年02月24日

探討香港教育不足之處(上)

假如說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及構建該社會類型與成就的最重要因素,相信沒有多少人持不同意見。這說法並不表示其他各種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高家裕2018年02月23日

港校應教學生尊重不同意見
修補社會撕裂有法

考慮到香港作為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的獨特地位,筆者認為香港需要一套共通的公民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甘國臻2018年02月10日

南韓升學-留學新選擇

香港新學制自2012年落實以來,不少同學因未能在本地升讀大學學位課程而考慮到海外升學。根據教育局的統計數字,2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曾志滔2018年02月09日

未來博雅院校發展方向

今天高等教育最多人關注爭論的議題之一,相信就是「博雅教育」,也就是目前地區內不少高校改革其本科教育的方向。雖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順文2018年02月03日

從幼兒受虐案看家長教育

近日,本港發生一宗女童懷疑被虐致死事件,閱者無不痛心,社會各界亦對冷血的施虐者一致譴責。施虐者的惡行固然天理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梁亦華2018年01月27日

提升教育質素 開啟教育新里程

政府將於2月底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我日前獲邀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見面,反映業界意見。席間我提交了由我撰寫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葉建源2018年01月26日

參與「學校起動」計劃 與「趁墟做老闆」相遇相知

在一次教育專業的交流活動,我初次接觸體現「社.企共勉」精神的「學校起動」計劃。作為資深的專業教育工作者,我極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志成2018年01月20日

解難能力與批判性思考

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上任,即被傳媒踢爆住宅有「僭建」,引起公眾對其誠信的擔憂,甚至有言論要其下台。回顧歷史,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尹瑞蘭2018年01月19日

大學排名 重點在其底蘊

近年,每當相關機構公布他們的大學排行榜必然引發一連串爭議。早前,有關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總數,似乎與大學教育資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偉倫2018年01月13日

四年學位教育肯定「物超所值」

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趨勢,而四年大學本科教育的成本愈來愈高,加上很多畢業生的起薪點長年沒有顯著增長,甚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何順文2018年01月12日

幼兒中文教材 應以語境為綱

「語境教學法」是指通過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創設目標語言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通過在語境中的體驗、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 梁慧敏2018年01月06日

透過框架重整 提升孩子抗逆力和自信(下)

上期談到青少年自殺是一個多面和複雜的問題,若要有效防止和減少學生自殺浪潮蔓延,家長的角色尤其重要,因為他們需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龍精亮博士 莫慕貞教授2018年01月05日

以色列資優教育—— 以「人才開發」主導

開發,是指以荒地、礦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展開發展計劃,以達到日後可供人類利用的目的。其實開發範疇,不一定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7年12月30日

透過框架重整 提升孩子抗逆力和自信(上)

過去兩年多,有七十多宗學童自殺個案,對父母來說一宗也是太多,是不能承受之悲痛,我們都希望悲劇不再重演。青少年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龍精亮博士 莫慕貞教授2017年12月29日

大學排名與學術競賽

近日,本港某大學爆出涉嫌少報學生數字,減低師生比例來爭取較佳排名的新聞,引起坊間輿論一陣熱議。如果考試是學校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梁亦華2017年12月23日

評歷屆政府教育施政

回歸二十年,香港經歷了四任特首,對教育施政的取態各異,為業界帶來多番改變。究竟,他們如何看待教育? 政府一直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黃均瑜 2017年12月22日

生涯輔導重拾自信 有助學生達成夢想

每次人生階段的轉變,都是促進我們成長的機會。這些轉變,叫我們經歷不同的掙扎,亦同時使我們為人生作明智抉擇。即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葉偉民2017年12月16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