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57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38

抗生素與大腸健康(一)

... 腸道感染。長者、患有慢性疾病及發炎性腸病與常用抗生素的病人,是高危一群。香港每年平均有3000宗個案,研究顯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腸胃肝臟科施蘊知醫生2023年10月18日

生科醫藥股淡市殺出重圍

... 吸煙以外,肥胖是眾多慢性疾病的頭號風險因子,控制到血糖、體重,可以說在抗病時先贏一半。 10月10日,諾和諾德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運籌制勝方立祺2023年10月14日

李夏茵訪紐西蘭 汲取基層醫療服務經驗

... 理,尤其是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 她認為,這種模式在運作層面上與香港日後擬設立的基層醫療署和即將推出的「慢性疾病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13日

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取消8號波後2小時內恢復服務

... 間服務預約覆診日期的慢性疾病或專科門診病人,如因颱風影響而未能應診,可依照覆診紙上的指示處理預約安排。至於經電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09日

AXA安盛推盛滿愛危疾保障

AXA安盛公布,推出全新的危疾保障計劃─「盛滿愛危疾保障」,特設簡單核保要求,適合患有慢性疾病人士、銀髮族及危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3年10月04日

當醫療衞生開支升幅跑贏收入增長

... 變到威脅較年長一輩的慢性疾病,是大勢所趨。這些慢性疾病,當然包括與吸煙有關的肺癌,但亦包括與非吸煙有關的其他慢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徐家健2023年10月04日

慢病共治更換醫生 彭飛舟:須等半年

政府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本港居民,只須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10月02日

慢病共治計劃助及早發現治療 當局冀20萬人參與

政府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自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30日

醫衞局稱慢性病共治計劃資助診症次數足夠

政府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合資格參加。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26日

慢性病共治計劃 11月中推出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基層醫療,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最終減公營醫療需求。醫務衞生局昨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9月26日

慢病共治計劃11月中推出

醫衞局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在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25日

醫療券醫生10.6起須加入《指南》

...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後,再增3個項目只限加入《指南》的醫生參與。 換言之,市民想在私家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9月22日

基層醫療健康計劃醫生下月6日起須加入指南

... 以及今年第四季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已規定只有已加入《指南》的醫生方可參與。截至8月底,共有3337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21日

20歲男疑醉酒失足 遭東鐵列車撞斃
大學站未設幕門 慘被拖行反彈月台

... 職員。 死者姓劉,無慢性疾病,出事前一晚(14日)曾於上水晚餐,事後乘東鐵離開,未悉是否大學生,警方懷疑死者曾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9月16日

盧寵茂招募家庭醫生參與慢病共治
各地區康健中心擔當聯繫統籌角色

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個案不斷增加。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出席元朗地區康健中心揭幕禮時提到,政府將於今年第四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9月06日

金融包容性帶來健康益處

... 庭,患發燒或腹瀉等非慢性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36%。同樣,在政策實施10年後進行的人口統計和健康調查顯示,這些地 ...全文

名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2023年08月29日

糖尿病治療──胰島素百年

糖尿病是香港最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現時全港約有七十多萬人罹患該病,即每10個人當中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 在現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何家銘醫生2023年08月24日

醫學會成立小組支援參加慢病共治計劃醫生

政府將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為45歲或以上市民進行慢性病篩查,並補貼到私營市場接受治療。醫學會會長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8月19日

機遇處處

... 一切。不過,當要治療慢性疾病時,故事就不一樣,要病人改變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簡單如戒煙戒酒,就要認識行為心理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志在天地青斯2023年08月19日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邱騏驄 小時受哮喘之苦 誓為病人行多步

... 響日常作息和活動。「慢性疾病不易斷尾,可是控制得好,的確可大大改善生活。」他指出,哮喘和鼻敏感息息相關,小時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08月16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3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