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 個結果
頁數:1

海關:在每包煙設完稅煙標籤足以識別

海關計劃今年中推出完稅煙標籤制度,海關關長陳子達在電視節目表示,香煙不可拆散銷售,未必要每支煙都加設標籤,認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25日

取締加味煙先禁水果味 逐個擊破未必可行

... 當局強調十招中,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提高未完稅煙的相關罰則,主要針對非法的私煙、白牌煙,不會影響一般煙民;至於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5年01月23日

標籤制打擊白牌煙 陳子達:針對零售層面 煙民不受影響

海關計劃今年中推出完稅煙標籤制度,應用防偽特徵及相關技術打擊「白牌煙」,冀明年全面實施,避免有人在市場上公然兜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18日

陳子達:煙包貼防偽標籤助執法

「白牌煙」問題持續已久,新任海關關長陳子達昨於電視節目表示,有計劃今年中推出完稅煙標籤制度,應用防偽特徵及相關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5年01月13日

休班海關涉干預汽車罪被捕 陳子達:任何行動須符法律要求

... 籤,陳子達表示,實施完稅煙標籤制度能夠協助執法人員有效分辨私煙,初步計劃成本由煙商承擔,形容成本相對現時賣過百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12日

海關關長冀明年全面實施完稅煙標籤制度

海關關長陳子達在電台節目表示,顧問公司就完稅煙標籤制度的顧問研究接近完成,相關法例需修訂,年中會推出先導計劃,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11日

陳子達坐正海關關長 誓打「大鱷」
嚴緝走私販毒 研完稅煙標籤制杜絕白牌煙

... 」。他提及,海關正就完稅煙標籤制度進行顧問研究,希望實施後可杜絕白牌煙。李家超指出,陳子達擁有豐富的部門運作經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5年01月01日

陳子達對接任關長一職感榮幸 未來工作包括提升執法效能

... 擊私煙方面,正積極就完稅煙標籤制度,進行顧問研究,實施後有望徹底杜絕白牌煙在市場上出現。此外,海關注重促進便利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12月31日

何珮珊:擬年底推資訊平台便利通關

... 為增強執法成效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識別已完稅和未完稅煙。何珮珊指出,已就標籤制度展開顧問研究,預計3個月後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8月12日

今晚打私煙 標籤海關睇

... 實是針對私煙的。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煙,原則上我是支持的。實際上是否支持,視乎標籤制度的執法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徐家健2024年07月17日

反吸煙政策的幾點觀察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近日宣布了十項短期控煙措施,包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禁止包括電子煙及加熱煙、排隊禁止吸煙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胡恩威2024年06月14日

大黨研反對禁加味煙 行會成員撐微調

... 的KPI,港府再亮出完稅煙標籤制度、禁止排隊吸煙及吸食加味煙等十招。儘管有代議士認同新措施普遍合理,可是加味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24年06月13日

湯修齊林正財倡禁水煙

... 成員徐緣支持政府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相信可減低私煙猖獗程度。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4年06月11日

若要實現「無煙香港」 須考慮終極全禁煙草

... 出的其他措施包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煙,以提升執法成效。還有提高處理、管有、售賣或購買未完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06月07日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冀盡快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

... 政府盡快落實執行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煙;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排隊時禁止吸煙;禁止加味煙,包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6月06日

海關:白牌煙有普及化跡象 須加強打擊

政府公布短期實施10項措施,包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提高未完稅罰則等。 海關關長何珮珊表示,海關近年全力打擊私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6月06日

政府短期推10控煙措施 全面禁電子煙及排隊吸煙

... 。 短期措施包括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提高未完稅煙相關罰則、全面禁止另類煙產品、禁向未成年人提供煙草產品、持續檢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6月06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