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30年固定按揭息率是雙位數字。數字反映的,除了當時仍然高企的通脹,還有高達7至8厘的實質 ...全文
兩星期前,競委會展開了操控轉售價格(resale price maintenance)的宣傳教育活動。 操控轉 ...全文
香港除了有「法國五月」,還有一個「法國六月」。6月,就是法國高中Bac考試的月份。每年到了這時候,中文傳媒就會 ...全文
寫評論,一直在追求「無我境界」,在文章中盡量不提自己。一是為了簡潔,文章既有署名,其中的觀點判斷,除非講明是引 ...全文
美國上周五公布5月份就業報告,新聞頭條的角度,不外乎是勞工市場韌力十足,在聯儲局連番加息之下,非農職位仍有比市 ...全文
早前在〈1903年的一條科舉考題〉一文中,比較了十八世紀英國和二十世紀初晚清的留學文化。在英國,留學歐洲是上流 ...全文
宏觀經濟學有個莫名其妙地「入屋」的抽象概念: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亦稱r ...全文
《國富論》中流傳最廣的一個例子,相信是用來證明分工好處的那一間造針工廠。 各種大小粗幼的針,在十八世紀是日常用 ...全文
欄友曾國平有感而發,年多前我跟「末日博士」展開「筆戰」時,有網民在連登出post,狠批他發表的學術文章都是不入 ...全文
每跟來自內地的同事學生談及亞當史密,他們都會提到十幾年前的一件事:話說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不久,當時 ...全文
上周以末代科舉考試的一條題目為例,講述《原富》中不顯眼的一小段,如何在清季的政治環境下被「誤讀」。亞當史密批評 ...全文
今年是亞當史密誕生300周年,從英語學術期刊到政經媒體,不少都隆重其事,長篇大論探討影響深遠的「原富精神」。在 ...全文
假設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擅長游水的每日到河中捉魚,眼界精準的每日到森林獵兔,到了日落黃昏,兩種人就在市場交易,用 ...全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歷史悠久,以功課繁重著稱。課程為期兩年,涵蓋文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