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殖民50年,香港被殖民156年,但台灣在1945年回歸,早了香港52年,自1895至1945年的50年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3月26日
讀《紅樓夢》最大感觸是第一回的《好了歌》的「世人都曉神仙好」,但一切都「為他人作嫁衣裳」,《好了歌》點出世人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3月19日
2021年12月是王安石出生的千年慶:一千年過去了,王安石變法是否真的失敗,歷史學家還未有定論,但變法後的北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3月12日
289年國祚的唐朝(618-907),一般人大概只記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玄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3月05日
1991年,西方學者推出兩隻「概念股」,一是「西方民主」,二是「自由市場」,這兩隻股隨着蘇聯解體,扶搖直上,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2月26日
中華之盛,必稱漢唐,大唐帝國歷289年(618-907),強盛也只得137年(高祖李淵開國至玄宗),玄宗天寶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2月19日
「中國人看世界」調查的第16次報告出爐了,經過特朗普4年折騰,拜登「特規拜隨」一年後,中美關係在中國人眼中在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2月12日
台灣島上究竟有多少日本後裔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問題,各種猜測都有,但沒有史學家給出一個答案。首先是鄭成功,166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2月05日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引入民間傳說中的貂蟬,在曹操殺了呂布後,貂蟬不知所終。隨後引入江東兩大美人,大喬小喬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1月29日
《三國演義》是寫男士的書籍,但幾位女性卻是扭轉事件的重要人物,第一位是「月中仙子」,年方二八的貂蟬,若不是她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1月22日
大清律例「鄉會試,考試官、同考官及應試舉子,凡交通、囑託、賄賂關節等弊,問實,斬決」。是說明,考生和考試官員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1月15日
拜登在2021年6月和阿富汗前總統加尼會晤,還答應向國會申請2022年財年撥款,為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33億美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1月08日
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公元前341-270),被後世視為享樂主義者和美食主義者,其實他是一個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1月01日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出現,但未止於亞洲,風暴橫掃南美甚至俄羅斯。G7已無力管控全球,乃於1999年9月25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2月25日
清末民初人徐珂(1869-1928),編《清稗類鈔》,成書1916年,已是民國5年,亦是袁世凱的中華帝國洪憲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2月18日
2021年中,日本人口降至1.26億,剛好和中國廣東省人口一樣。雖然日本GDP仍是廣東省三倍,但當地老人比率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2月11日
2004年出版的《日本經濟四大教訓》(商務),目的是要中國人記取日本人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不經不覺已17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2月04日
2021年是魯迅誕生140周年,年輕時讀他的金剛怒目式文章,十分愜意,雖然做不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1月27日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要經過八百多年,才出現第一個太上皇,唐高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喪二子,被迫退位,當了9年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1月20日
港台兩地很多朋友說大陸不明白港台真相,所以判斷有誤,事實如何呢?且看一段某「上海智庫」對台灣的看法:媒體上,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