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由歐洲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創辦的藝術中心,一直是北京看展覽的必到之地,其推動及發掘當代中國藝術的角色,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傑瑜2016年11月30日
11月香港芭蕾舞團把美國編舞家卡尼柏諾烈的作品《茶花女》首度搬上亞洲舞台。我看了12號的日場。改編自法國大文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6年11月29日
今年3月剛在荷蘭世界首演的歌劇《湮滅》(Blank Out),在第19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的亞洲首演(10月2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6年11月28日
在11月頭舉行的莫斯科愛樂樂團音樂會可說是一場低調的節目,事關主辦單位(一傳統報社集團)的宣傳很遲展開,又缺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洪思行2016年11月24日
教育節目要不說教、富趣味而又真令觀眾增加相關知識和興趣,甚至日後繼續探索,並不容易,而跨界的教育節目就更難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聞一浩2016年11月23日
都說戲曲屬於高台教化,教忠教孝,所謂高台教化,指通過戲劇藝術,給觀眾以道德的、思想的、政治的導引與教育。最近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6年11月22日
11月中回到初冬的柏林,看最想看的節目前,先看些次要演出來適應時差。11月15日於德意志歌劇院有《托斯卡》,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6年11月21日
倫敦皇家芭蕾舞團的兩位傳奇編舞家──艾斯頓爵士和麥美倫爵士──給舞團留下了許多瑰麗無匹的作品。在9月底展開的2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伍家嶸2016年11月17日
莫華倫雖然在香港的古典音樂界無人不知,在大中華地區也是炙手可熱的歌劇伶,但他已六七年沒有在香港演出歌劇,幸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蕭威廉2016年11月16日
香港歌劇院每年總有些大製作不容錯過,今年就是莎翁的4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這是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萱子2016年11月15日
9月22與23晚,到文化中心看進念《香光念佛》與《華嚴經》,觀眾擠擁,大劇院連3樓也開放,幾乎都是陌生臉孔,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錦滿2016年11月14日
著名的馬林斯基劇院樂團於10月22、23日兩晚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演出了兩場不同曲目的音樂會,是今年澳門國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6年11月10日
2000年10月18日,我曾在《信報》評論潘惠森編劇、蔡錫昌導演、眾劇團的創團作《親愛的,胡雪巖》。那年頭,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佛琳2016年11月09日
「金風玉露一相逢」詞句印在「青靈宵劇團」《牛郎與織女》場刊正頁,是古老流傳的愛情神話。歷代世人多慨嘆牛郎織女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6年11月08日
因為颱風襲港,筆者在10月23日同一天看了兩場新視野藝術節節目。下午先看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6年11月07日
10月15日廣州交響樂團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的音樂會,對任何指揮來說都是一次深具壓力和挑戰的演出,這並非指這是廣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6年11月03日
在古典音樂世界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年輕音樂家獲得知名比賽獎項後,還得與知名樂團合作演出,一則積累經驗,二來也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李夢2016年11月02日
中英劇團邀請麥秋執導他「八十賀壽之作」, 鄧安迪、葉君博合編(場刊道出寫到第七稿,可見編劇的嚴謹),中英藝術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陳鈞潤2016年11月01日
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於10月16日下午3時,舉行了一場水準頗高的大提琴獨奏會,英國大提琴家Steven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靖之2016年10月31日
早前看了第30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馬頭琴的詠唱」與「悅樂四海」之大師薈萃音樂會。前者由蒙古國馬頭琴大樂團演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鄧蘭2016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