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醫管局做好「兩手準備」 公院非緊急服務逐步有序恢復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爆發至今已超過6個月,醫管局作為香港主要的公營醫療服務提供者,一直站在抗疫的最前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張子峯醫生2020年06月24日

「腹膜透析優先」政策 腎病患者家居洗肚減感染風險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身體內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份、電解物、酸鹼度、血壓等及製造紅血球激素。腎臟如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錦滔教授2020年06月10日

康復者「恢復血漿」 治療新冠肺炎其中一張王牌

2019冠狀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醫療研究團隊正不斷努力尋找專門的抗病毒藥物,應用於重症病人。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卓廣醫生2020年05月27日

兒童醫院放射科 為病童搭建主題樂園

在影樓裏,攝影師會用上各種道具令小朋友乖乖坐好看着鏡頭,拍下美好一刻。香港兒童醫院的放射科醫生和放射師則好比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簡以靈醫生 黎永德2020年05月13日

添趣味 忘恐懼 病童駕玩具跑車入手術室

兒童接受手術,需要面對陌生環境和一連串的醫療程序,恐懼難免。香港兒童醫院花了不少心思,一改手術室冷冰冰的形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梁偉業醫生 袁文英醫生 莫依丹2020年04月29日

造血幹細胞移植 為病童重建「血液製造工場」

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人所皆知。血液主要成分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紅血球負責將氧氣帶到身體各處;白血球是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偉生醫生 鄭偉才醫生2020年03月04日

腎科團隊醫治身心 病童笑臉重現

患有嚴重腎病的小朋友每天與病魔搏鬥,過程艱苦而漫長。在香港兒童醫院的腎科團隊裏,醫生除了悉心為病童治病,更會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賴偉明醫生 馬立德醫生2020年01月22日

原地重建醫院難度高 科學化減震保醫療儀器準確無誤

為了應付因人口老化而日增的醫療服務需求,香港需要及早籌劃所需的醫療硬件設施,特區政府已在2018-19年度《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源栢樑2020年01月08日

參與活體捐贈 為至愛提供多一個機會

本港輪候器官病人者眾,但「遺體捐贈」及「活體捐贈」的數量均嚴重不足。以腎臟捐贈為例,現時有超過2300名腎病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錦滔教授2019年12月25日

醫管局未雨綢繆 應對冬季服務高峰期

近日本港天氣顯著轉涼,預料12月底、1月初亦可能踏入冬季服務高峰期。醫管局除了呼籲市民,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張子峯醫生2019年12月11日

九龍東醫院聯網智能化 提升效率

隨着香港逐步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九龍東醫院聯網亦不斷探索引進各種智能技術,邁向智慧醫院。九龍東醫院聯網在20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譚錦添醫生 劉業添醫生 鄭鴻佳醫生2019年11月27日

自選課程倡自主自助自療 助精神病友一站式復元

為照顧精神病人需要,葵涌醫院精神科服務不斷優化,除了提供治療外,同時提倡綜合日間復元服務,「一條龍」照料病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謝文華醫生 黃立己醫生 阮家興醫生2019年11月13日

降血癌患者感染風險 東區醫院開設血科病房

公立醫院床位緊張,內科急症病房更加首當其衝。現時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的內科急症病房,除了要應付一般病人,亦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陸志聰醫生、勞偉祥醫生、許紫珊醫生2019年10月30日

翻修工程竣工 香港佛教醫院新里程

香港佛教醫院於1970年成立,至今服務社會已近五十載。由於設施老化及服務需求的增長,醫管局獲得立法會財委會的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盧志遠醫生 劉思廷醫生 譚鉅富醫生2019年10月16日

晚期呼吸疾病紓緩治療 幫助慢阻肺病人改善生活

「一步一驚心」絕對可以形容一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患者及他們家人的心聲。慢阻肺病患者因呼吸道問題,會有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吳常清醫生 林玉芳女士 楊天路先生2019年10月02日

新界東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 改善骨科輪候時間

骨科問題在香港很普遍,不少中老年人受膝關節退化、腰背痛、頸痛、彈弓指、腕管綜合症及網球肘等病症困擾,嚴重時更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羅思偉醫生 李文基醫生2019年09月18日

增門診名額 加開新病床 鞏固新界西公營醫療服務

新界西地區發展迅速,近年大型屋苑相繼落成及入伙,人口增長及老化兩個因素令區內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亦不斷上升。綜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鄧耀鏗醫生2019年08月29日

引入「33合1」手術包 港島東聯網年省50萬個膠袋

為了地球、為了下一代可以在綠色環境生活,環保節能是全香港所有人的責任。公立醫院是救傷扶危的地方,病人將生命交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港島東醫院聯網環境管理團隊2019年08月14日

傷口處理大有學問 護士給予信心 關顧病人心靈

傷口處理不當可導致皮膚感染、潰瘍,嚴重者甚或需要截肢保命,因此傷口護理對專業護士而言是一大重要的學問。「傷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羅小明2019年07月31日

首階段主力服務膝痛病人 港島西聯網為長者增設專科門診

人口老化令公營醫療需求持續上升,港島西醫院聯網2019至2020年度工作計劃推出針對性措施,包括加強支援老人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李德麗醫生 黃一華醫生2019年07月17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