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08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1

微創「立體腦電圖」 迎來腦癇治療新希望

腦癇症是一種常見腦科疾病,是大腦中異常電波引發的一系列神經系統病徵,患者會出現抽搐、失去意識等徵狀。腦癇發作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施嘉榮醫生 鄒淑韻醫生 潘德立醫生2025年01月08日

早產母親見證母乳力量 呼籲登記「母乳捐贈」伸援手

迎接新生命來到是開心及美好之事。不幸地,有些初生嬰因早產或疾病,身體比較脆弱,需要最佳營養扶助成長。最好的「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12月20日

善用多功能科技裝置 改善專科門診應診流程

昔日到醫管局專科門診看醫生,病人往往都要在不同櫃位排隊登記、取籌、繳款、交藥單……一次診症,可能要排幾次隊,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謝施媛2024年12月11日

給生命第二個起點 告知家人捐贈器官意願

親人生命驟逝,常讓家人痛苦和無助,難以承受。然而,若家人圓了親人生前遺願,讓器官捐贈成為一個跨越生死的契機,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11月27日

有口難言「緘默症」 協助學童建立對答技巧

焦慮症屬最常見的兒童精神病。研究顯示,每100名學童便有8至10人因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素誘發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11月13日

推動產前檢查發展 婦產雙雄守望孕育生命

懷胎10月,每位母親均盼望能平安誕下健康的子女,這在醫學昌明的今天,有賴一系列的產前檢查。醫院管理局(醫管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10月30日

同心走畢生命最後一里路 制定「預設醫療」及「預設照顧」

當頑疾惡化至無法逆轉,生命去到盡頭,並失去自決能力,你希望得到什麼治療? 早前兩位筆者與一班小腦萎縮症及肌肉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郭愛玲醫生 黃詠研醫生2024年10月16日

HA Go照顧者模式 既照料病人 亦助照顧者

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自2019年推出,現時成為不少公立醫院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過去四年多,HA Go的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10月02日

社區取藥 便利市民 藥物送遞服務未來或增取藥點

醫院管理局近日進一步提升藥物送遞服務,病人除了可選擇將藥物直接送到家中或辦公室,現時亦可按需要,選擇到兩間協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崔俊明2024年09月27日

三維打印助聽器「耳模」 進入聽力新紀元

試想想,如果下一秒世界突然變得寂靜一片,你發覺耳朵再也聽不到身邊人說話和周遭環境的聲音,將會有何感受? 聽力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黃志明 吳婷婷2024年09月18日

瑪麗跨專科團隊 守護極早產嬰兒生命 助失胎父母好好道別 走出傷痛

即將5個月大的軒軒被爸爸抱在懷內,雙腳蹬來蹬去,小手緊握爸爸手指;一旁的姊姊月月在傳媒鎂光燈前毫不羞怯,活潑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09月04日

全院同心塑建「廣華願景」確保病人服務無縫過渡

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一期大樓於去年順利入伙。回想起搬遷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前,我和團隊戰戰兢兢仔細部署,每一幕至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鄧錦成醫生2024年08月21日

「1+」機制新藥納醫管局藥物名冊 優化入藥制度 病人盡早受惠

多一項藥物選擇,對患有嚴重或罕見疾病的病人來說就是多一個治療希望。在政府全新的新藥審批「1+」機制下,有效的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崔俊明2024年08月09日

關顧母乳媽媽「醫」食住行 讓寶寶感受37度恒溫的愛

孩子呱呱落地,新手媽媽迎來生活上翻天覆地的轉變。「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對寶寶的第一個擔憂,就是吃得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陳麗珊2024年08月07日

屯門醫院設綠色通道治急性中風 治療時間可縮至35分鐘

急性中風近年漸趨年輕化,而救治時間往往是影響康復成效的關鍵。 屯門醫院設立「腦中風急救綠色通道」,務求在黃金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07月24日

急性缺血性中風治療分秒必爭 九龍西醫院聯網 開展通訊工具新方案

中風是香港第四大殺手,一旦病發,醫護救治護理往往需要分秒必爭。九龍西醫院聯網的中風治療團隊和資訊科技部攜手合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07月10日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成效卓著 再接再厲擴展新服務

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全力支援本港抗疫,於短時間內在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隨着本港復常,醫管局於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鄧耀鏗醫生、鍾健禮醫生2024年06月26日

開拓公營醫療持續發展之路

醫院管理局作為本港主要公共醫療服務提供者,一直秉持為香港市民提供高水平及可負擔醫療服務的使命。 然而,與大部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范鴻齡2024年06月12日

嚴謹專業培訓 家庭醫生肩負重任 「師徒制」傳承杏林文化

家庭醫生作為本港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是市民的長期健康夥伴。 要成為一名合資格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醫生在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醫院管理局2024年05月29日

邁向持續發展 追求醫療卓越

香港已走出疫情陰霾而完全復常。然而,隨着人口結構轉變和慢性疾病普遍導致服務需求日增,醫療行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高拔陞醫生2024年05月17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