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癇症是一種常見腦科疾病,是大腦中異常電波引發的一系列神經系統病徵,患者會出現抽搐、失去意識等徵狀。腦癇發作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施嘉榮醫生 鄒淑韻醫生 潘德立醫生2025年01月08日
迎接新生命來到是開心及美好之事。不幸地,有些初生嬰因早產或疾病,身體比較脆弱,需要最佳營養扶助成長。最好的「補 ...全文
昔日到醫管局專科門診看醫生,病人往往都要在不同櫃位排隊登記、取籌、繳款、交藥單……一次診症,可能要排幾次隊,對 ...全文
親人生命驟逝,常讓家人痛苦和無助,難以承受。然而,若家人圓了親人生前遺願,讓器官捐贈成為一個跨越生死的契機,將 ...全文
焦慮症屬最常見的兒童精神病。研究顯示,每100名學童便有8至10人因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素誘發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 ...全文
懷胎10月,每位母親均盼望能平安誕下健康的子女,這在醫學昌明的今天,有賴一系列的產前檢查。醫院管理局(醫管局) ...全文
當頑疾惡化至無法逆轉,生命去到盡頭,並失去自決能力,你希望得到什麼治療? 早前兩位筆者與一班小腦萎縮症及肌肉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郭愛玲醫生 黃詠研醫生2024年10月16日
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自2019年推出,現時成為不少公立醫院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過去四年多,HA Go的功 ...全文
醫院管理局近日進一步提升藥物送遞服務,病人除了可選擇將藥物直接送到家中或辦公室,現時亦可按需要,選擇到兩間協作 ...全文
試想想,如果下一秒世界突然變得寂靜一片,你發覺耳朵再也聽不到身邊人說話和周遭環境的聲音,將會有何感受? 聽力是 ...全文
即將5個月大的軒軒被爸爸抱在懷內,雙腳蹬來蹬去,小手緊握爸爸手指;一旁的姊姊月月在傳媒鎂光燈前毫不羞怯,活潑地 ...全文
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一期大樓於去年順利入伙。回想起搬遷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前,我和團隊戰戰兢兢仔細部署,每一幕至今 ...全文
多一項藥物選擇,對患有嚴重或罕見疾病的病人來說就是多一個治療希望。在政府全新的新藥審批「1+」機制下,有效的新 ...全文
孩子呱呱落地,新手媽媽迎來生活上翻天覆地的轉變。「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對寶寶的第一個擔憂,就是吃得好 ...全文
急性中風近年漸趨年輕化,而救治時間往往是影響康復成效的關鍵。 屯門醫院設立「腦中風急救綠色通道」,務求在黃金時 ...全文
中風是香港第四大殺手,一旦病發,醫護救治護理往往需要分秒必爭。九龍西醫院聯網的中風治療團隊和資訊科技部攜手合作 ...全文
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全力支援本港抗疫,於短時間內在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隨着本港復常,醫管局於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鄧耀鏗醫生、鍾健禮醫生2024年06月26日
醫院管理局作為本港主要公共醫療服務提供者,一直秉持為香港市民提供高水平及可負擔醫療服務的使命。 然而,與大部分 ...全文
家庭醫生作為本港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是市民的長期健康夥伴。 要成為一名合資格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醫生在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