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方修改中學歷史教科書,知識界的爭議未了。新教科書稱,10年的毛文革(1966-1976),是「艱難探索」 ...全文
北京等地私企(民企)擔心第二次公私合營,是近期的熱門話題。私企對再颳共產風的憂患意識,關乎制度性成本。 在「一 ...全文
改革家胡耀邦(1915-1989)之子、紅二代開明派代表人物胡德平,再次理性進諫:「警惕新的公私合營」,走過的 ...全文
儒家經典《論語.顏淵》,把「禮」視為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素:「克己復禮為仁」。 以當代社會現代化的視角伸延解讀,所 ...全文
在言路阻塞的社會,人們難以直言批評體制弊端,往往「彎(繞)道表達」:藉歷史故事、幾百年前文學作品的情節和對話, ...全文
歷史的撰寫、宣講,必須尊重事實;在專業的考證、獨立的思辨之下,向社會提供信史,讓信史成為後人了解歷史真相、借鑑 ...全文
60年前(1958)的9月10日,毛澤東指令發布建立人民公社的決定,在各地急速推動公社運動,稱公社是向共產主義 ...全文
回視歷史場景,歷史典籍中常提到的「以史為鑑」有如「溫馨提示」,讓後人在古今的比較研究中有更深的思索。 在古代, ...全文
60年前的今天(8月23日),毛澤東下令炮轟金門。史稱金門炮戰或823炮戰。台灣軍民有紀念抵抗炮轟的活動。 8 ...全文
上海編劇家沙葉新(1939-2018)病故後,香港幾家報紙有大篇幅的報道;北京等地黨媒卻無悼念的訊息,胡耀邦史 ...全文
儒家經典《中庸》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當代的國家、社會、企業、個人,必須以誠信為根基。能誠懇、守信、明理 ...全文
《後漢書.張晧列傳》言:「堯舜立敢諫之鼓。」不管君王有無納諫之誠,歷代都有敢諫、死諫之臣;進諫與納諫的良性互動 ...全文
弘揚人性、珍視人的生命價值,是建構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對假藥、不合格疫苗泛濫和礦難、拐賣兒童頻仍,許多人 ...全文
個人崇拜(個人迷信)的造神,在北京政界和社會上有爭議。 最近頗引起關注的訊息是,官方新華網於7月11日轉載一篇 ...全文
劉霞於10日離開北京,飛往芬蘭轉赴德國柏林。這是她的「7.10重生」,生命旅程的「再出發」;在自由的社會生態, ...全文
歌德派和但丁派,是流傳了60年的術語。如今這兩派仍是唱主旋律的活躍角色。 歌德派,指一味歌功頌德者;但丁(緊跟 ...全文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商君列傳》),可解讀為歷史典籍給後人的「溫馨提示」。在政治現實中,常見 ...全文
南來文化人、百歲作家劉以鬯(1918-2018)走完生命的旅程,《明報》、《蘋果》、《星島》以第一版頭條版位、 ...全文
美國總統特朗普、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的首次會談,簽署了《新加坡聲明》,內容空泛,北韓無核化仍是虛幻之景。 全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