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89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75

五星連珠的古今聯想

中國人自古就夜觀天象,據說還可以看出國運如何。當金、木、水、火、土這五星排成一線時,古人稱「五星聚房」,現代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9月24日

台灣七十年之變化

蔣介石自1928年12月北伐成功,至1949年12月兵敗退守台灣,名義上管治了中國全境21年,其間推行一場並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9月17日

由唐詩看世界危機

每逢股市大震盪,就要念念唐詩《涇溪》:「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9月10日

文治之禍與北宋之亡

宋朝重文輕武,不是說沒有軍隊,只是武將都要受命於文官而已。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時(960年)軍隊約有二三十萬,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9月03日

戰略文化失誤的惡果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有戰略眼光的尼克遜,以不名譽的方式下台後,美國總統後繼無人,難怪美國在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8月27日

美國時代已經過去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50年,美國綜合國力一枝獨秀,蘇聯亦不能匹敵,美國由總體財富、淨資產、軍事能力,技術創新、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8月20日

全球動盪在「人為」

早在2014年,筆者曾在《讀史觀世》一書中預言,克里米亞將是全球經濟動盪的誘因。所以,2022年俄烏戰爭只是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8月13日

虛擬和實體脫鈎的凶兆

二十一世紀,中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西方國家何嘗不是? 最主要是資金極度寬鬆,無處不在,但都只集中在約佔人口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8月06日

貞觀之治的謎團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627-649)被後世文人吹捧,萬國來朝,稱為「天可汗」,是非常值得爭議的。一個雄霸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7月30日

荊軻刺秦王疑點重重

秦始皇焚書坑儒,成為後世儒生的大敵;荊軻刺秦王,乃成義舉,即使其事不成,一樣名垂後世。只是,凡事抹黑,未必公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7月23日

日本的第五周期

現年90歲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當年提出日本「40年一周期」的理論,至今恐怕也有30年吧?他是希望日本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7月16日

強者崇拜情意結的後果

總結日本歷史,日本人是「畏威而不懷德,有小禮而無大義」,有「強者崇拜情意結」。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7月09日

地緣政治周期完結

中國人講「氣運」,西方人講「地緣政治周期」,講的同樣是政治歷史的演變! 而根據西方的理論,這種轉變還分長期(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7月02日

國力和人口的歷史例證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國力和人口是掛鈎的,西漢人口高峰是6000萬,東漢高峰大概5600萬,所以西漢國力比東漢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6月25日

冷戰結束三十年的歷史教訓

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進入了「自大自滿十年」(1991-2001),新自由主義鼎盛,國內貧富加劇而不自知,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6月18日

唐代著名胡詩人

隋唐是其中一個中國民族大融合時代,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是鮮卑人,接受胡人無問題。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是獨孤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6月11日

由茶壽到天壽之道

介紹過中國最長壽作家周有光(1906-2017),111歲,最後一本書出版時是109歲。目前還健在的是191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6月04日

美國的盲點

美國正在衰落嗎?全世界都在討論,只有美國不肯承認,但布林肯也說:美國「正離過去在世界的地位愈來愈遠。」當年英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5月28日

由中國文化看烏克蘭

從中國文化看烏克蘭危機,有兩段文字可記。 第一段是孔子說「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禍)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5月21日

歲月累積智慧

2008年開始讀曾野綾子在74歲時寫的《晚年的美學》,有空就看看,為的是參考她歲月累積的智慧,也可看到深受美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毋枉管張總2022年05月14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7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