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在美國工作時,只知道美國人很注重40歲生日,人生走了一半,工作還有20年,供屋供了三分之一,亦仍有20年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5月05日
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是日本,而不是台灣,那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說的,基礎是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5月04日
中國進入新常態,GDP在反腐和排污兩大改革下,仍能維持7%,是難能可貴,其實有實質增長。要知道中國GDP在20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5月02日
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的《大國的興衰》成書於1988年,看不到蘇聯解體和日本「迷失二十年」,所以當時估計「五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30日
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勾起當年最耐人尋味的印度航空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客機的失事,當年空難共有10宗,只有這宗是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9日
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亞非峰會,由29國參與,5個國家組織列席,到上世紀60年後,77國參與32國家組織列席,盛況空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8日
北京的懷柔、海南的博鰲、印尼的萬隆,也許名不見經傳,但都是2014年11月APEC、2015年3月亞洲論壇和2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7日
美國的二戰戰爭開支才171億美元,1914至1949年間,每年平均34億美元而已,只是英國的74%,不算多。到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5日
英國歷史學家說:「研究1870至1970年的英國史,就是一部在經濟、軍事、政治上與其他國家相比,幾乎不斷衰退的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4日
德國俾斯麥雄霸歐洲20年,他的治國理念和觀察,當然有可觀,他說:「所有國家都在『時間長河』中航行,它們『可能創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3日
美國教授談全球人口收縮的危機,那美國本土又如何呢?最明顯的問題是什麼,1980年的美國和2060年的美國,會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2日
台灣人在兩蔣時代(1949至1988年),最嚮往的是移民美國,不得已亦要留學美國,退而思其次,亦留學日本,學習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1日
日本1895年殖民台灣,1910年吞併韓國,後來在1945年戰敗退出,不同的是南韓被殖民短了15年,但15年的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20日
法國人工作時間大都以巴黎為居住的首選,因為人生的第一第二階段的三大要素,教育職業和工作地點,巴黎都領先,但巴黎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8日
電飯煲成為中國遊客到日本的第一流行商品,這是中國消費者走向理性消費的現象之一,由電飯煲到奢侈品的外國企業都遇到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7日
和一批美國老人同遊中國沿海城市,這批老友們要不是初到貴境,就是20年後重遊,且不說看到上海陸家嘴的高樓林立,即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6日
歷史是無時無刻不在變遷進化當中,但歷史亦是從來不如人願的,美國GDP在1872年就超越了世界霸主的英國,但到1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5日
重讀錢穆老師呂思勉在1945年寫的《研究歷史的方法》,真是七十年前如在昨日,讀歷史的利益何在?好處是讀了歷史,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4日
新亞師弟說被年輕人問「何以喜歡中國文化?」一時語塞,其實這是錢穆新亞精神一個主要支柱,錢穆在1986年一篇《今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3日
據說北京一家幼兒園的負責人感嘆,辛勞工作的結果是「五加二等於零」,苦心教導幼兒們五天,才教得一些紀律,但一旦回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5年0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