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思想離不開儒、佛、道三家。儒家入世,理想的儒生要「內聖外王」。內聖是個人修養及才幹,外王是當官,為理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10月05日
這兩年的新冠疫症,不身疲也會心累。幸好,疫症始終會過去,明年不過去,後年都會消失。雖然後疫症的生活,不會恢復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10月04日
耶穌會士利瑪竇來華,將God翻譯為「天主」後,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巴黎外方傳教會等紛紛派傳教士來華。他們既反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9日
文化無國界,語言更無國界。歷史上,中國曾三次大規模的輸入外來語,久而久之,已難以分清是本土語或外來語了。
第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8日
自古以來,中文字雖有繁簡、正俗之別,卻一如林則徐說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愛」有心,可;「愛」無心仍具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7日
蒙田(Montaigne)的《隨筆集》中,《論食人族》(Of Cannibals)一文,是最早主張文化相對主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2日
有電台節目主持人,開口埋口將一些貧窮落後的民族稱為食人族的後代。且不說這是種族主義,他沒好好的讀過白人的歷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1日
直至公元前一世紀羅馬派兵入侵,英國是蠻荒之地。四百多年後,羅馬統治者撤退,英國回復蠻荒之地。史家均認為:由4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20日
歐洲歷史上的所謂「黑暗時代」,一般指476年羅馬遭蠻族攻陷,帝國滅亡至十三世紀末那八百多年。期間,戰禍頻仍,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15日
法國二戰後一輩男明星中,阿倫狄龍和貝蒙多可謂一時瑜亮。狄龍年輕貝蒙多近三年,兩人卻同時在1957年出道。19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14日
尚保羅貝蒙多(Jean-Paul Belmondo, 1933-2021)逝世,享年八十八。年輕一輩影迷對他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13日
二十世紀兩大物理學發現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前者發現:所有生物死物都可「拆細」為分子、原子及比原子還小的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08日
卡洛羅威利(Carlo Rovelli)1956年生於人口只有71萬的維羅納(Verona)。那年代的維羅納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07日
假若現實太鬱悶,令你感到無助,為了保持心理平衡,不妨逃避現實。最佳方法莫如看一些普及物理學的書籍,將精神貫注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06日
1945年4月,盟軍進逼慕尼黑,納粹撤退達豪集中營裏的囚犯,作曲家赫曼(Karl Amadeus Hartm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9月01日
活於盛世者,喜將之前的世代名為弱世、衰世或亂世,以顯當今盛世之優越。歐洲史上首位藝術史家華沙里(Giorgio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8月31日
我吃了一個橙後說:A、橙很酸。B、橙的酸性很重。聽來,A、B意思一樣,都是說該橙很酸。想深一層,兩個句子分別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8月30日
《禮記.大學》為儒家讀書人定下「生涯規劃」: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在「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8月25日
古漢語寫在木簡上。一塊木簡可以寫多少字呢?短則數十,長則一二百字,古人長話短說,言簡意賅,多用單字。至唐宋,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8月24日
馬揮少時是番書仔,為了學好英文,讀番書多,讀中文書少。出來社會工作,才自修讀多點古書,略有所識,然後驚嘆:時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