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0 個結果
頁數:1 2

詩憶……?

「中華文化節」二百八十場活動,由《詩憶東坡》打響頭炮,引起網上一陣騷動。不約而同都問,如果換了字,是否就可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琉璃火徐詠璇2025年06月17日

李家超:透過香港國際網絡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中華文化節2025」開幕典禮發表視像致詞指出,政府會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6月13日

旅發局5.1舉行三大非遺節慶主題無人機表演

... 醮、天后誕、浴佛節、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 旅發局將於5月1日(周四)晚上8時於灣仔臨時海濱花園,舉行以三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4月28日

首季訪港旅客1220萬 增近一成

... 醮、維園佛誕嘉年華、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 為配合主題宣傳,旅發局將於5月1日(周四)晚上舉行以三大非遺節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04月15日

首季訪港旅客約1200萬人次 按年增9%

... 醮、維園佛誕嘉年華、中華文化節、香港非遺月等,以及城中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法國五月(French May)、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5年04月14日

《文創藍圖》需更多新意和可量化KPI

... 如只簡單交代已辦了「中華文化節」、「流行文化節」、「香港非遺月」之類,裏面一概沒有具體效益。 醫療藍圖方面,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道之道李道2024年12月10日

蔡若蓮籲學生習書法 弘揚中華文化增認知

... 化辦公室」,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等,全方位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政府會把弘揚中華文化視為重點工作之一。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4年11月25日

施政報告丨籌建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博物館

... 化體驗館」,並續辦「中華文化節」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10月16日

享受舞台

... 三打白骨精》,參與「中華文化節──中國戲曲節2024」演出。票房甫開即告捷,賣個滿堂紅,可見多年來在康文署戲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4年08月24日

大型舞劇《花木蘭》重塑傳統故事 展覽講座《龍承九子》創意轉化 「中華文化節」精采活動壓軸登場

康文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自6月開幕以來,精采節目接連上演。一首《木蘭辭》讓花木蘭的傳奇故事世代流傳,今年9月中旬,由寧波市演藝集團製作的舞劇《花木蘭》,以嶄新的角度演繹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要探索中華文化,「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龍承九子》藝術設計IP作品展覽及講座,以當代文創視角把「龍」這文化符號重新詮釋和轉化,體現中華文化的創新與傳承。這兩個節目皆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 ...More

EJ Insight2024-08-21

鐵證如山

... 子戲專業劇團。今年「中華文化節──中國戲曲節2024」安排,讓我們更多認識古本的中華傳統文化特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4年08月10日

楊潤雄:舉辦中華文化節 提高市民對國家認同感

... 區政府今年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宣揚中華文化,提高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認同感,更邀請上海成為今年「中華文化節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8月02日

戲曲中的海派文化韻味

上海京劇院精心打造的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以武俠情懷征服觀眾,由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國家一級演員郝帥帶領一眾優秀年輕演員傾力獻技。 海派文化近年大行其道,上海作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焦點城市,康文署邀得上海京劇院來港獻演麒派經典《烏龍院》和海派連台本戲《七俠五義》,展現海派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睽違五年再度來港,上海京劇院殿堂級麒派表演藝術家陳少雲將演出《烏龍院》展示麒派大師風采;而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及 ...More

EJ Insight2024-07-31

醒着的人不敢說

... 化研究院來港,參加「中華文化節——中國戲曲節2024」,選演這齣1991年創排的梆子劇《醒醉記》。這個地方戲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4年07月27日

初聞不知曲中意 再聞已是曲中人

今年中國戲曲節被納入首屆中華文化節成為重要一環,進一步肩負弘揚中華文化藝術的使命。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邵天帥為讓香港觀眾感受北方崑曲優秀獨特的藝術力量,專程與梅花獎得主王振義、顧衛英及國家一級演員楊帆三位崑曲名家,提前到港出席講座及大師班,「就是要讓香港的戲迷從我們身上第一手感受什麼是崑曲!」 北方崑曲劇院經歷四代人堅守創新傳承的過程,每一代名家均培育出一批懂戲的觀眾,與演員們共同在崑曲滋養下成長 ...More

EJ Insight2024-07-15

恪守又出新

... 首次獨立組團,參加「中華文化節──中國戲曲節2024」演出。「研究院」與香港康文署文化節目組選戲,公演兩齣輕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4年07月13日

浙江婺劇的香港夢 跨域交流展現中華文化力量

... 國戲曲節,現在它納入中華文化節中,這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表現得更多元。希望未來我們還能有機會把更多經典劇目帶給香港觀眾。」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日期:7月26至28日(星期五至日)時間:晚上7時30分地圖:沙田大會堂演奏廳查詢:2268 7325網址:www.cof.gov.hk/2024/tc/Zhejiang_Wu_Opera_Research_Centre.html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 ...More

EJ Insight2024-07-12

領略醇厚雋永的尹派越劇

... pe.html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 ...More

EJ Insight2024-07-11

感受九腔十八調的山東柳子戲

... 月重臨香江,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獻藝。《孫安動本》乃柳子戲代表劇目,最早是由柳子戲傳統劇目《三上本》和《徐龍打朝》整理改編而成,講述太師張從獨霸朝綱,草菅人命,知府孫安與妻子目睹民婦投水自盡,從其冤狀得悉張從惡行,遂日動三本彈劾張從。幼主聽信讒言,杖責孫安,嚴禁其再入朝面聖,否則判以死罪。孫安勸服妻兒,舉家架棺上殿死諫。該劇於1962年在上海拍攝成戲曲電影,全國公映轟動一時。第三代孫安主演周金偉師 ...More

EJ Insight2024-07-02

兩地劇團合演潮汕鄉韻 潮汕鄉韻承婉轉 南國藝苑煥新姿

《東吳郡主》取材自《三國演義》中孫尚香與劉備的愛情故事,劇情跌宕起伏。 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攜手於6月下旬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帶來三場精彩潮劇,當中包括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怡凰領銜的《東吳郡主》、林燕雲的摘梅劇目《李商隱》以及多齣經典折子戲,展現潮劇別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和藝術魅力,促進粵港兩地的戲曲文化交流和聯繫。 潮劇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一種古老劇種,早在明朝已 ...More

EJ Insight2024-06-20

頁數:1 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