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1 個結果
頁數:1 2

「桂」藥材知多點

現時以「桂」作為來源的中藥有肉桂和桂枝,兩者均為常用中藥。桂最早見於《山海經》:「桂林八樹,在賁隅東。」據考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5年01月08日

土鱉蟲知多點

土鱉蟲,味鹹性寒,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的作用。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12月11日

杏仁知多點(二) 應否去皮、去尖?

對於杏仁的處理,最早見於東漢醫聖張仲景著作中,提及「泡去皮」、「湯浸去皮尖」、「湯浸去尖及兩仁者」。考究歷代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11月13日

杏仁知多點

杏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至少可追溯至七千多年前。最早在《夏小正》已經記戴:「正月,梅杏拖桃則華。四月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10月16日

丹參知多點

丹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根形似人形,皮色丹紅而肉紫,故有丹參、赤參、紫丹參等名。《四聲本草》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9月18日

瓜蔞知多點

瓜蔞,又名栝樓,古稱果臝,最早見於《詩經.豳風.東山》:「果臝之實,亦施於宇。」《本草綱目》云:「臝,與蓏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8月21日

半夏知多一點(二)

半夏作為臨床常用化痰藥物,其主要功效為燥濕化痰以治濕痰之證,雖其性辛溫而燥,但通過配伍可治各類痰證,如風痰、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7月24日

半夏知多一點

半夏之名首見於《禮記.月令》:「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半夏作為藥用,則首見於《五十二病方》,可見早在東漢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6月26日

嶺南草藥──雞矢藤

雞矢藤又名雞屎藤,首見於清代何克諫《生草藥性備要》。琉球國的吳繼志在《質問本草》稱其為斑鳩飯、女青、主屎藤、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5月29日

嶺南草藥──黑面神

黑面神是大戟科植物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Linn.)Hook. f.)的乾燥嫩枝葉。主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5月01日

蟬蛻知多點

蟬,原稱蚱蟬,作藥用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蚱蟬,味鹹,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生楊柳上。」可見當時藥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4月03日

紅花知多點

上篇談及西紅花,本篇則談談與其功效相近但價格較低的紅花。紅花又名紅藍花,最早見於東漢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3月06日

西紅花知多點

西紅花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Crocus sativus L.的乾燥柱頭,最早起源於希臘,後傳至歐洲地中海沿岸與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2月07日

葛根知多點

葛根為常用中藥之一,味辛甘性涼,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之效。用於外感發熱頭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4年01月10日

三七知多點

三七首見於明代《跌損妙方》,該書是現存最早的傷科少林派著作,書中共載方133首,其中含有三七之方劑共40首。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12月13日

鱉甲知多點

鱉甲,又名團魚或甲魚,是一種滋陰潛陽常用藥,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品:「鱉甲味鹹平。主心腹癥瘕,堅積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11月15日

龜甲知多點(二)

承上文。 三、藥用部位 《本草綱目》云:「陶言厴可供卜,殼可入藥。則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華》始用龜板,而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10月18日

龜甲知多點(一)

一、龜甲來源 「龜苓膏」是香港、廣東地區傳統藥用食品,相信不少朋友曾經品嘗過,其中「龜」和「苓」分別為「龜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09月20日

黃芪知多點(二)

在香港市場中出售的栽培黃芪大多產自山西、內蒙古,並經過切製加工。其中較常見為縱切及斜切黃芪(習稱柳葉片)。縱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08月23日

黃芪知多點(一)

黃芪為常用補氣藥之一,具有補氣升陽、益衞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之效。黃芪原名黃耆,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鐘鍠醫話辜炳銳博士2023年07月26日

頁數:1 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