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9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0

有誰留港消費?

關於香港經濟,討論區開始有人歸咎前朝,說留下大量問題予今屆政府云云,知情者自然明白,諉過前朝是眾多解決辦法之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1月11日

公營機構城投化?

不少傳媒在二〇二四年最後一個月,回顧全年財金大事,皆集中在財赤以及零售業差強人意;筆者眼中的一項大事,卻鮮有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1月10日

讓人民自掏腰包

筆者對不同節日有着滿滿儀式感,農曆新年要做與農曆新年有關的事,聖誕亦如是:年三十晚逛花市、聖誕節吃聖誕大餐。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1月04日

政商大鬥法

彈指之間,二〇二四年悄然離去,筆者撰文時已踏入新一年,祝大家萬事順心。提起二〇二四年,無意亦無能力仿效其他專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1月03日

《紐時》作家狂想曲

作為《信報》專欄作家,未敢自詡自誇,但每當看到有特別邏輯的文章,還是按捺不住,多說幾句。話說,美國《紐約時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28日

不要死

撰文之際,適逢平安夜,祝願各位讀者在未來一年平平安安,順風順水。 二〇二四年眨眼過去,明明知道這年發生許多不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27日

削公務員房津仲簡單

要數全港市民熱烈討論的話題,肯定是公務員應否減人工,並引起二元對立:包括立法會議員兼行會成員陳健波反對,認為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21日

熊貓經濟高投資低回報

看特首李家超頻頻落區,「瞓身」力谷經濟,鼓勵大家聖誕留港消費,順口問同事放不放假,會否留港?得到的答案幾乎清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20日

遊戲規則已改變

談詹培忠父子串謀詐騙案前,話先說在前,筆者尊重香港司法機構,亦遵守相關法規,旨在告訴大家,以往經常出現的「賣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14日

雞煲捨港赴美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看到荃灣一品雞煲捨港取美,上市集資逾九千萬港元的新聞,代表曾經集資額全球第一的「昨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13日

楊潤雄因為熊貓被炒?

過去一星期,同事們談論得最多是政府官員問責換人,當討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前局長楊潤雄時,份外激烈,力陳楊潤雄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07日

公務員至少要凍薪

公務員應否減薪,再成熱烈討論議題。有公務員朋友問筆者看法,我支吾其詞;習慣以市場角度評估事物價值,我認為公務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2月06日

維他奶爭奪戰

近年,引起筆者關心的上市公司併購(M&A)買少見少,倒是二十年前電訊業「蛇吞象」巨刁歷歷在目。承上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30日

唔知維他奶想點

博士封筆後,筆者以為要在金融圈找樂子再不容易,殊不知聽了維他奶(00345)執行主席兼大股東(截稿前仍是)一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29日

金融圈開始炒人?

不少朋友看到香港最新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三點一,都說對本港經濟硬着陸的憂慮似乎過敏了,特別這失業率甚至比不少G7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23日

湯文亮說得太多

「太多雜音,為免影響公司銷售策略,收筆一年。」撰文前,看到湯博士湯文亮「收筆」消息,百感交雜,悲從中來,即時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22日

馬斯克政績

上回提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計劃委任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為政府效率部(DOGE)成員,與製藥公司創辦人Viv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16日

馬斯克豪賭

隨着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前總統兼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橫掃搖擺州,成為第四十七屆美國總統兼控制參眾兩院,整個金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15日

捨港取星(下)

承上文,筆者因工作關係拜訪新加坡交易所,關於新交所,敢說只要投資銀行願意,或提交任何衍生產品建議,新加坡交易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09日

捨港取星(上)

執筆之際,美國大選未有結果(編按:前總統特朗普最後勝出),本地社會大眾對美國大選的關心,大多限於其對華政策,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4年11月08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