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16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1

有錢都很難入的會

一位親戚因為從事金融產品銷售的關係,熱忱於加入那些上流社會社交組織或會所,既可彰顯身份,又可借機增加富豪圈人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4月18日

特朗普的膽小鬼博弈

美國總統特朗普轟出的「解放日」地圖炮,把全球超過八十個國家納入他口中的「對等關稅網」,只要與美國有貿易往來又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4月12日

特朗普失常?

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問筆者對於關稅戰的看法,說美國總統特朗普「黐咗線」。首先建議大家認識三十七年前、尚未登上總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4月11日

關稅大棒

即使事先張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愚人節過後祭出的關稅大棒,依然讓包括筆者在內的財金人士大跌眼鏡,意外的原因不在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4月05日

吉卜力啟示

社交媒體出現的吉卜力之亂,揭示人工智能崛起,不再流於投資輝達(NVDA)或炒股獲利的層面,而是實實在在開始影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4月04日

窮人點生存?

香港有錢人多,窮人一樣多。猜猜醫管局推出的用者自付計劃,受影響的是有錢人抑或窮人? 經過這幾年的移民潮,香港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29日

有錢人嗜好

以〈有錢人嗜好〉作為標題,沒半點嘩眾取寵的意思,至少沒加上「特殊」在「嗜好」之前;簡簡單單由一則陳年調查出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28日

經濟差與富二代

統計處公布,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的最新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二,數據略差於預期,身邊的富二代朋友煞有介事,問筆者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22日

可愛四叔

對四叔的認知,一切從IFC國金軒開始。 四叔的離世,對金融圈來說是損失;不過,更貼切的形容,可能是唏噓多於一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21日

敗走外賣

對於有外賣平台「敗走」香港,唯一感覺是可惜。我不喜歡叫外賣,撇除環保因素,主要原因是不喜歡外賣那分失真;以外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15日

經濟學家治亂世

經濟學家從未受到如此重視,但在貿易戰的狀態下,變成唯一依靠。不少親戚長居加拿大,我亦偶爾關心當地情況,以往提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14日

α世代炫的富

撰文的同時,經常自我反省,端視自己的觀點立場是否略帶悲觀,為什麼在官方一片唱好之下,仍保持理性審慎?筆者的保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08日

香港集資力未復元

作為金融圈一員,借農曆新年拜年兼聚聚的機會,向圈中友好問候,特別是如何評估未來一兩年香港整體的發展。金融界朋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07日

無錢皆因「使大咗」(下)

無論一個家庭、一家上市公司,抑或一個政府,無錢原因很多,一般將之歸咎於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很少會承認自己先使未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3月01日

無錢皆因「使大咗」(上)

特區政府無錢,路人皆知,亦因為政府無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才要扭盡六壬既開源又節流;假如陳茂波是一家上市公司或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28日

取締的士

承接前文,繼續談談香港的士業出現的亂象。早說的士業界不可能成功罷駛,而的士牌照本身就是過時產物,為什麼? 大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22日

過時的士牌

執筆之際,的士業界終宣布停止罷工行動;個人認為,進入由治及興的新時代,香港不可能出現這種脅迫政府的罷工堵路行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21日

新年後舉手(下)

上文提到,銀行或財務公司遇到債仔賴賬,一般會把追收欠款外判予追數公司,這些追數公司往往由彪形大漢負責;電話凶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15日

新年後舉手(上)

這裏有沒有債仔準備新年後主動「舉手」、申請破產?看到「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賬率狂升的報道,聯想新年期間與老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14日

香港樓最大利淡因素

還是那一句,有留意本欄的讀者,應知道筆者對現階段置業上車的看法,特別強調「現階段」這個關鍵詞,事關我並非建議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5年02月08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