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2 個結果
頁數:1 2 3

嘔吐腹瀉怎麼辦?

近日有較多人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不論因食了不潔食物、進食太急太飽、過於生冷寒涼、季節轉換、情志失調等原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5年03月24日

因勞致虛 患上「虛勞病」

不論男女老幼,現代人經常處於過勞狀態,導致身體五臟六腑日漸虛弱,氣血失於調和,甚至寒熱錯雜而令治療難度更高,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5年02月24日

預防外感 增強正氣

每年冬春二季都有較多人患上外感病,流行病學上1至3月亦有較多人患上季節性流感。現代醫學經常提倡佩戴口罩、注意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5年01月27日

冬季養腎藏精氣

腎臟有封藏、通於冬氣的特性,若能順應腎臟自身的功能特點,則自然能養好腎臟,使精氣神更加飽滿。 《黃帝內經》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12月30日

冬季容易熱氣上火?

冬季天氣寒冷,讓人容易感覺體寒。除此以外,很多人感覺熱氣上火,例如心煩失眠、暗瘡粉刺、口瘡、口臭、喉嚨乾痛、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12月02日

應對抑鬱症 中醫身心同治之法

受抑鬱症或抑鬱情緒困擾者愈來愈多,容易感覺身心疲倦、心情低落、缺乏動力、自責內疚、焦慮等,也常伴隨失眠、食慾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11月04日

秋季調神養生 氣收不生病

一年四季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經歷夏天的生長與豐盛,秋季正處於一種豐碩、從容、平靜待收的景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10月07日

秋燥怎麼辦?

秋天燥意漸濃,不少人都會感覺身體變得乾燥,例如皮膚乾裂、眼乾、唇乾爆裂、喉嚨乾、口乾口渴、鼻乾、燥咳等等,普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9月09日

陰陽調和健康之道

陰陽是天地之大道,也是養生很強調的兩大方面。許多人照顧身體時容易偏於陰或陽其中一端,例如大量強調多休息放鬆、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8月12日

如何補養陰氣?

陰虛人士容易口乾舌燥、口渴、皮膚乾、眼乾澀、脫髮、失眠、手心發熱、月經量少等,許多人會想到如何補濕補水、養陰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7月15日

如何補養陽氣?

都市人陽氣虛弱原因很多,不論久處空調環境、熬夜、久坐、吃冰淇淋、喝冷飲,還是生活中充滿擔憂、壓抑、恐懼不安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6月17日

夏季養陽增活力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既已踏入夏季,則自然是養護陽氣的重要時刻,其養生着重於順應陽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5月20日

中醫為何 建議素食?

中醫經典《傷寒論》認為患感冒、外感病時宜禁食肉類,《黃帝內經》亦指出「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4月22日

戒口目的為何?

中醫十分着重飲食方面的調養,常建議生病或養生調養者飲食清淡,少吃辛辣煎炸、生冷寒涼、肥甘厚膩、難以消化等食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3月25日

春困疲倦怎麼辦?

春天是四季之始,陽氣升發逐漸蓬勃,同時多雨多濕,若本身陽氣不足、舒展不暢,或體內素有水濕停滯,皆會容易讓人在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2月26日

天寒地凍怎保暖?

每年冬天總是身體虛寒者的噩耗,容易出現手腳冰冷、噴嚏流涕、身體繃緊疼痛、咳嗽、感冒等不適。以下將分享4個保持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1月29日

天寒地凍為何上火?

冬季天氣寒冷,許多人出現手足怕冷、鼻塞流涕、疲倦、肢體僵硬疼痛等不適,與身體內寒氣增加有關,其機理相對容易理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4年01月01日

暗瘡粉刺怎麼辦?(生活篇)

暗瘡粉刺問題總讓人十分困擾,除了上一篇的飲食注意事項之外,日常生活的習慣亦與防治暗瘡息息相關。 確保充足睡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3年12月04日

暗瘡粉刺怎麼辦?(飲食篇)

許多人曾受暗瘡、粉刺問題困擾,一般容易反覆發作,且影響人群不只限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若要根治暗瘡粉刺,必先認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3年11月06日

中藥傷肝嗎?(下)

上文提到市民宜仔細判別中藥與肝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本文將繼續探討。 事實上,不少中藥對肝損害反而有保護作用,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尋源陳皓天醫師2023年10月09日

頁數:1 2 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