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常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直接插手人間事,但一個人生在哪個世紀、什麼年代,可以決定他/她的成敗榮辱。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24日
讀古書,經常遇到「之謂」和「謂之」這兩個詞語,總覺得意思分別不大。邏輯上,「A之謂B」不是等於「B謂之A」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23日
鍾子期和伯牙的故事在《列子卷第五湯問》和《呂氏春秋》都有記載。《列子》書成於春秋,早於《呂氏春秋》,兩書所載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18日
《老子》第十八章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表面看來,此章違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17日
不知何故,中國歷史流傳特別多有關知己和知音的事,最為國人熟悉當然是鍾子期和伯牙,知音一詞即來自他們的故事。子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16日
前工業社會是匱乏社會,農業不時受天災人禍打擊,故不會浪費食物。非洲坦桑尼亞馬莎部族養牛為業,牛的每一部分都吃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11日
斯多葛主義興起於西元前三世紀的雅典,在羅馬共和時期,流行過一段日子。每逢戰爭頻仍,政治動盪,人們生活困頓又無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10日
自殺有各式各樣原因或理由,都有一個共同點,自殺者覺得生無可戀,才會輕生。風燭殘年而自殺,如法國導演高達,得人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09日
八國聯軍之役,大清要賠款4億5千萬両。按庚子條約規定,年息4厘,分39年攤還,實際要付9億多両白銀;大清本已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04日
「士」在古代是尊貴的稱呼,賢能之人方配稱為士;現今,凡人都稱為人士、凡男人皆稱為男士、凡女人都稱為女士。士的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03日
心理學家探討人的情感,是採取科學方法,難免把人的心理看作外在之「物」;哲學家卻是從內在分析人的情感。兩者各有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2月02日
張愛玲在《燼餘錄》中開宗明義表示,她並非書寫歷史,而是寫歷史不會記載的「一些不相干的事」,她認為,「人生所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27日
龍應台曾評價張愛玲的《燼餘錄》:「我發現,使張愛玲的文字不朽的所有特質,在這篇回憶港大生涯的短文裏,全部都埋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26日
作家都有個成長過程,讀其早期作品的趣味,正在於發現作家未成熟時的風格。張愛玲在1930年代開始發表小說時尚青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25日
中國信史長達三千多年,期間政權更替逾數十次,地名和行政區名稱不時更改,改完又改,史書講到古代發生歷史大事的地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20日
改名或起名,是權力象徵。一個地方聚眾成鄉鎮,人民會為地方改名。可是,有了政府,他們可沿用人民起的名字或改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19日
中國有三千多年信史,歷朝地名時有改變。最為人熟悉的如北京,民國時代名為北平;古長安今名西安。新疆本是貴州境內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18日
中國自古已有華夷之辨,春秋戰國的士大夫,卻信奉文化民族主義;此國不能用,即往他國,並無忠於一國的思想。金人滅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13日
玄奘在那爛陀寺駁倒外道學者四十條論義,外道學者請依約斬首,玄奘禁止。那爛陀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築宏偉,可容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12日
所有宗教盛行了一段日子後,必會分裂為不同派別,佛教不例外,分為小乘、大乘兩大派。小乘佛教宗佛陀所傳教義修行,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4年11月11日